杨建平是宜兴供电系统退休的一位老干部,自小就爱玩钱币,玩扔“铜板”。但真正喜欢及走上收藏之路还是在他18岁那年,也即是1964年部队当兵的时候开始的。那时候,部队有位江西的连长,有空会将他收藏的钱币给战士们看,并讲出其中的种种知识,让人很是羡慕。受他的影响,从此老杨也爱上了收藏钱币。
唐国通宝铸造于李璟交泰元年七月。李璟继承了他父亲李昪打下的江山,但荒于治理。中原地区的后周国力强盛起来,不断向南唐用兵,迫使南唐称臣,以致使南唐“府藏空竭、钱货益少”,于是始铸“唐国通宝”,与“开元通宝”钱并用。这时的泰兴县治在济川,与古柴墟近在咫尺,是泰兴县个县治所在,流通的是“唐国通宝”钱。这一时期正是口岸历史上的初创期。
唐国通宝楷书大钱鉴定收购公司现金收购,唐国通宝楷书大钱去哪里收购价格高现金收购
当兵回来后,老杨的父亲有一次无意中发现儿子在收藏钱币,竟然很是高兴,还将他得意的一些钱币交给儿子保管,其中便有两枚钱币为“唐国通宝”和“大泉五十”。这一晃竟是三十多年了。父亲也因病早在1979年就去世了。有时睹物思人,让人感慨。
1995年,老杨在宜兴的一位园林管理处的藏友徐先生那里,也看到了相似的一枚“唐国通宝”,只不过他的那枚是铜质的,而老杨的是银质的。据徐先生说,他曾在上海博物馆也看到过一枚。现在故友已逝,但徐先生的那枚“唐国通宝”被他的孩子所珍藏着。
十国之中以南唐的领土为广阔,物产为丰富,人口也多,文明也为昌盛,其制度对后世影响也大,为当时各国所望尘莫及。南唐创建者李昪是徐州人,战乱时为杨行密收养,后成为丞相徐温养子,改名徐知诰,是南朝李氏后裔。徐温死后,知诰专吴政。吴天佑三年,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十月,徐知诰称皇帝于金陵(今江苏上海),建元昇元,称国号为大齐。三年后恢复李姓,改国号为大唐,史称南唐。
本公司近几年对唐国通宝楷书大钱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五代·南唐唐国通宝篆书折十----价格:RMB日期:
唐国通宝篆书折十价格:RMB日期:
唐国通宝----价格:RMB日期:
五代十国南唐“唐国通宝”篆----价格:RMB日期:
唐国通宝篆书折十一枚价格:RMB日期:
唐国通宝篆书折十一枚价格:RMB日期:
唐国通宝金质大钱价格:RMB日期:
五代十国南唐“唐国通宝”篆----价格:RMB日期:
五代唐国通宝篆书折十价格:RMB日期:
五代·南唐唐国通宝篆书折十----价格:RMB日期:
2017年唐国通宝楷书大钱高价收购现金收,唐国通宝楷书大钱正规收购怎么走流程现金收
李昪当政后,较重视农业生产,曾下诏,凡民种桑三年内达五千株者,赐帛五十匹,每垦田达八十亩,赐钱二万,桑田农田都免租五年。这是五代十国奖励农桑的国家。此外他还改善内政,兴利除弊,陆续变更旧法,禁止买卖平民子女为奴婢,田租要按收成好坏定交租税额,为国而死的可领抚恤钱三年。
唐国通宝钱是在南唐战败改为后周显得年号之后铸的,可钱文仍称“唐国”,从中可见李璟此时的心境,可能是处于“既内心纷扰,又心犹未甘”的状态。而像《虞美人》等那些著名的颓废、伤感的词句,就是南唐君臣们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而南唐也是十国中铸钱多的一国。李称国号为大齐时曾铸造过“大齐通宝”,钱币界一度认为是唐末黄巢起义时铸造的,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李昪铸造更准确。其子李璟造“保大元宝”钱,中兴二年铸“永通泉货”当十钱,此外还铸有“开元通宝”、“唐国通宝”、“大唐通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