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会泽文物专家陶正明介绍,嘉靖通宝当时是会泽两个铸钱局中的其中一种开炉纪念币,“它始铸于明嘉靖年间,说明当时会泽就先铸币了,也是云南早铸币的,所以说这个纪念币是实物好的佐证”。
1986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会泽县文物部门在四矿资料室发现了嘉靖通宝,2002年,嘉靖通宝移交会泽县文物部门保管,2004年5月,经云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一级文物。嘉靖通宝”对研究会泽的造币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会泽,云南省1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昆明的东北部,县城距昆明市区200多公里。会泽因地理位置和矿产资源之利,西汉时期就归建制,在发展中成了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大站和中央政府铸币铜料的主供地。明清时期,云南产铜占全国的80%,而东川府(今会泽)产铜占全省的72%。会泽是滇铜的大集散中心和铜产品加工与铸币中心。“滇铜甲天下”,东川府(会泽)是当时中国名副其实的铜都,每年额定滇铜600万斤运交京师专供宝源、宝泉两局铸币,故称之为“万里京运城”。南铜北运的京运古道,运距之长、运量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在世界古代史上也属罕见。
嘉靖通宝收购是怎么收费的现金收购,2017年嘉靖通宝好不好收购现金收购
会泽以“天南铜都”著称于世。早在3000多年前,滇铜就已开发利用,并远运到中原。宋、五代时期,朝廷就派太监到矿山“督办”。会泽首创的镍铜合金———白铜,就早于欧洲15个世纪。可以说,会泽的历史,就是一部3000年开采、冶炼、鼓铸、运铜的历史。
明朝铸造的“嘉靖通宝”大钱币,重达41.47公斤,为世界上大的古钱币,进入吉尼斯之。会泽被誉为“钱王之乡”。
“嘉靖通宝”初定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千钱重七斤八两。到嘉靖四十三年时,改为每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千钱重八斤。此外嘉靖通宝钱开始采用黄铜铸钱,同时为防止私铸,还提高了铸钱工艺,铸造出火漆、镟边、金背等钱,火漆就是二次溶炼。旋边就是用旋车锉磨边缘,金背是指经四火熔炼之黄铜,俗称“四火黄铜”。嘉靖通宝钱大都为小平钱,仅在二十三年时,令工部宝源局仿洪武钱五等式铸小平、折二,当三,当十大钱,于钱背穿右侧铸:“二钱、三钱、五钱及一两”,一两钱穿上再加铸“字十”,此套钱为记重钱,各只铸三万,且并未流通,只为充实内库。因为并未流通,因此传世也少,传世品中有一背穿右直书“一钱”的记重钱,为孤品。
本公司近几年对嘉靖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明·嘉靖通宝双面重轮重廓特----价格:RMB日期:
嘉靖通宝雕母1枚价格:RMB日期:
嘉靖通宝雕母1枚价格:RMB日期:
明·云炉嘉靖通宝一套三枚------价格:RMB日期:
明代嘉靖通宝背三钱价格:RMB日期:
清代“嘉靖通宝”白铜样钱一----价格:RMB日期:
明·云炉嘉靖通宝雕母价格:RMB日期:
明代嘉靖通宝匠体文开炉大钱----价格:RMB日期:
嘉靖通宝雕母1枚价格:RMB日期:
明·嘉靖通宝双面重轮重廓特----价格:RMB日期:
大规模嘉靖通宝收购交易会现金收购,嘉靖通宝2017年收购成交额现金收购
“嘉靖通宝”平钱先铸,为楷书体、直读,有多种版别,明显的是“靖”字左偏旁“立”字,有“斜立”和“正立”之分。除了平钱之外的都是补铸。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工部补铸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各三万枚。这四种钱都是背纪重钱,也就是钱的背面有此枚钱币的折算价格。背文分别为“二钱”、“三钱”、“五钱”、“十”(十钱折合一两)。而普通的平钱是无背文的,就是俗称的“素背”。背文钱现在都是稀少之物。其中背“二钱”者少。
嘉靖通宝会泽县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嘉靖通宝164枚。铅锌矿档案馆保存的明代"嘉靖通宝"钱币是世界上大重的金属古钱币。"嘉靖通宝"是方孔圆钱,直径57.8厘米,穿径10.24厘米,有内外廓,外廓宽3.5厘米,厚3.7厘米,内廓宽窄不等,在3.4至2.4厘米之间,内厚1.12厘米,重41.5公斤,钱面铸"嘉靖通宝”四个字,每字见方17×18厘米,字体魏碑,文对读,背光。该币经全泽铅锌矿质量检验科1990年6月27日取样分析化验,该钱含铜90.18%,铝0.584%,锌.532%,铁3%,银每吨含6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