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哪个部位的疼痛,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的话,这个部位就是腰了,腰痛也是仅次于感冒的第二位常见疾病,腰痛容易反复发生,时好时坏,是引发功能障碍、致残误工、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发生急性腰痛,无论是医生的建议,还是我们自己的都会采取卧床休息的方式来缓解疼痛,而面对慢性腰痛我们往往也没有比较理想的解决办法。因此就有了一种说法叫做“病人腰痛,医生头痛”
一、大部分腰痛属于非特异性腰痛
腰痛其实只是症状,很多疾病都可以引发腰痛。我们通常所说的90%的腰痛都是属于非特异性腰痛的范畴,是原发于腰部、不伴有腰部器质性病变的慢性腰痛,其主要特点为患者感到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而感染、肿瘤、强直性脊柱炎、骨折、肾脏疾病等引发的腰痛不在此列。
腰痛的麻烦之处就在于往往无法像其他伤痛那样给予明确诊断,即便是医生,往往也无法完全明确病因,这就给治疗康复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二、被误解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们为什么说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容易被大众误解呢?不少患者因为腰痛去看病,一拍片子显示椎间盘突出,被吓得半死,会认为自己得了很严重腰痛,造成很大的思想负担。首先椎间盘突出症并不是引起腰痛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原因,引起腰痛的最常见病因是急性腰扭伤,俗称闪到腰了,也就是说腰椎间盘突出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发;其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并不一致,这是什么意思呢?影像学上(CT、核磁共振)显示椎间盘有突出,但患者腰痛腿麻并不明显;而有时影像学上显示仅有轻微膨出,症状可能很重;经过治疗,大部分患者腰痛腿麻的症状得到很大程度缓解,但影像学上改变并不明显,膨出仍然在那里地方。
所以,患者不要自己给自己做诊断,认为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痛,要经过医学检查加以明确诊断,即使真的不幸发生了椎间盘突出症,也大可不必过度担忧,经过治疗和康复,绝大部分患者可以有效改善症状直至正常活动。
三、脊柱不稳是腰痛的重要原因
脊柱稳定性与腰痛的关系我们这样理解:如果肌肉较弱,同时神经肌肉协调性比较差,那么当脊柱承受负荷时,脊柱就会表现为稳定性不佳,这样会引发疼痛,因此,疼痛是脊柱不稳的表现,但同时疼痛本身又会抑神经肌肉正常活动,导致神经控制异常,肌肉痉挛或肌肉活动明显弱化,这又进一步使得脊柱主动稳定子系统和神经控制子系统遭到破坏,从而使得脊柱被动子系统如椎体、椎间盘、韧带受到过度负荷,使得这些结构发生退化,又产生了新的疼痛,恶性循环就是这样产生的。
四、腰痛需要卧床休息的观点已经过时
腰痛急性发作时,腰部几乎动弹不得,通过卧床减少腰部活动从而缓解疼痛,这是对于腰痛治疗最朴素的认识。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发生腰痛时,卧床休息相比保持正常活动,并不能够帮助患者更快恢复,反而带来很多负面作用。这也就是说,即使你发生了急性腰痛,你也无需卧床休息,腰痛就得卧床的观点基本已经被现代康复医学所抛弃。既然卧床休息并不能有助于腰痛缓解,那么就不需要卧床。
五、腰痛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
对于腰痛患者来说,重点是要在不增加腰椎压力情况下进行激活脊柱深层肌肉的核心稳定性训练。主要是进行一些姿态控制训练,重点是强化核心深层腹横肌和多裂肌,这些肌肉看不见摸不着,比较难体会动作,主要通过静力性训练和一些幅度小但强调精细控制的动作来实现。同时,在做这样的练习时,还需要特别强化意念作用,这样才能除了训练肌肉,也训练神经控制的目的。
例一:脊柱伸展练习
该练习对于大多数腰痛患者,特别是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有帮助。但要避免骨盆离开地面和腰部疼痛。该动作也是麦肯基运动疗法的经典动作。保持15-20秒,重复8-12次。
例二:仰卧位自身对抗练习
在仰卧位,屈髋屈膝,小腿与地面平行,用手顶住膝盖,做静力对抗用力,这时你可以感受到腹部深层腹横肌的用力。15秒1组,完成2组。
六、总结
很多人饱受腰痛困扰,发生腰痛就该休息的观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而通过合理的康复训练可以激活腹横肌与多裂肌这两块重要的与脊柱稳定有关的肌肉,有效提高脊柱稳定性,缓解腰痛。腰痛训练要避免给腰椎带来过大压力,当然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及时的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面对毛细血管分布较少的腰椎间盘组织,我们通常采用中药外贴的方式进行对症治疗,如乔氏黑玉膏。
更多资讯可咨询电话,祝所有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都可以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