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咨询电话 高晓娜 QQ
事关黄瓜产量,快来听听技术老师怎么说
潍坊奥丰技术团队与寿光有机蔬菜种植资深技术老师韩老师走访了多个西红柿、黄瓜的种植棚区,发现有些基地存在严重的管理问题,不会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严重影响到黄瓜产量;有的则是上病比较严重,防治困难。现在是秋延迟黄瓜花果期,不严加管理,后期病害还会更加严重。
问题一:存在留瓜过早、留瓜过多的情况
图中的黄瓜秧是在第6个叶片处留瓜,留瓜过早,一般建议在8-12个叶片处留第一个瓜,第10片叶留瓜的较为常见,也可以根据苗的品种和长势适当调整,但是图中黄瓜苗长势并不健壮。询问过程中发现,技术人员也知道这种操作根瓜(最下面的瓜)基本长不起来,或者上部留的多个小瓜也会因为争夺养分能力较弱,最后会出现类似化瓜的情况,他们解释这么做是以果坠棵,用结瓜的方式控旺,避免黄瓜秧疯长。韩老师解释,留瓜过早,根系还没有长好,植株长势弱,与之相关的产量会降低,病害发生率会升高,也许会比别人早点收第一茬瓜,但这是得不偿失的做法,一般黄瓜在昼夜温差10度以上就可以7天左右形成一个瓜纽,只要有瓜纽存在,就不怕疯长现象的发生,因为养分首先往花或者果实上供应。
从黄瓜植株上能看到的比较大的黄瓜已经有4个了,第一个黄瓜已经快要采收了,对于这棵黄瓜苗来说,留瓜过多,已经是超负荷了,势必影响植株长势,不利于培育壮棵。一般来说一棵黄瓜植株上有14片光合作用叶,即可满足黄瓜的生长,但是这里说的一般是满足两个半瓜的生长(半个就是指刚开花的瓜纽)。图中的做法是贪心惹得祸。
在留瓜方面,现在随着天气的转冷,菜农就应提高叶瓜比例,如现在可以按照3叶一瓜的方法进行留瓜,然后将植株上多余的瓜条全部疏除,使植株制造的营养物质集中供应几支瓜条的生长,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畸形瓜出现的几率,还能提高黄瓜产量及商品性,从而取得更高的收益。
问题二:存在地膜选用不当的问题
上图中秋延迟种植,采用的是黑色地膜,存在选膜不当的问题。建议秋冬季设施蔬菜种植使用普通透明地膜,这样太阳光可以透过地膜使得土壤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地温,以利于提高地温、保墒、护根以及提高肥效等,还具有一定的反光作用,以改善植物中下部叶片的受光条件。尤其到了深冬季节这个作用更加突出,而使用黑地膜虽然有较好的除草作用,但是透光率低,土壤由于无法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使得地温较低将会影响作物的生长。目前市面上还有银灰色、黑白二面、蓝色、绿色、红色地膜等,一定要根据各自的特点选择使用。
问题三:存在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
你可能要说,小编怎么可能在一个棚里同时存在这两种病害?一种是干燥情况下容易发病,一种是潮湿情况下容易发病。这是在两个棚区发现的问题。
霜霉病:真菌性病害,病菌孢子囊形成要求有高温高湿的环境,萌发和侵入过程则只有在水膜、水滴的条件下才能完成,萌发和侵入的适宜温度为15-20℃。当气温超过30℃时,即使湿度合适,病害的发展也会非常缓慢;位于棚区滴水处下侧的植株容易上霜霉病。
白粉病:真菌性病害,病菌喜温湿,耐干燥,温度10-30℃,相对湿度25-85%,其孢子均可萌发。发病最适温度16-24℃,最适相对湿度为75%,温度高于30℃,湿度超过95%则病情收到抑制。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原时很容易流行。
除了调控温湿度外,还需叶面喷肥。黄瓜在花果期,消耗大量的营养,可
适当的通过叶片喷施的方式进行补充营养,建议叶面喷施靓果安300倍+沃丰素600倍,传导杀菌的同时,补充多糖、氨基酸、木质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能够直接被植株吸收利用,促进循环,提高抗病能力。花果期适量补充硼钙锌等中微量元素,促进果实膨大。如果发现上病后,在上述方案中复配大蒜油1000倍或者其他化学药进行防治。
在掐须、疏瓜的过程中会出现图中的伤流情况,尽量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操作完后,及时喷施靓果安300倍,能及时修复伤口,减少营养液外流;减少病菌侵染,降低发病率;及时补充高能量物质和中微量元素,促使作物长势健壮,免疫力提高。利用划锄、控水等方式促进根系深扎,培育好根系,植株才能健壮。
24小时咨询电话 高晓娜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