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司近有幸征集一件清代翡翠牌子,重约34.5g,翡翠一直被誉为东方瑰宝,历经千年,独享盛宠。不足300年间,翡翠价值飙升上万倍,因此以历史眼光衡量,翡翠的收藏价值足以作为家族传世、收藏投资之用,此件翡翠牌正是陈先生家传之宝。
此清代翡翠种质细腻通透,颜色鲜阳纯正,形状光素,用料厚实,没有绺裂,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并且这件清代翡翠是采用清代拉丝工艺,所谓拉丝工,是古代玉器制作中一种以软性线具为主要工具进行拉切透雕或切割的技法之俗称,这种“以柔克刚”的技法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制作中就已有之,其发展绵延于商周两汉,直至明清两朝达到鼎盛。只不过各时期制作的具体步骤和工具有所不同,但原理几乎是一样,清人李澄渊所著《玉作图》中有一十二幅图画和一十三说的文字,清楚地描述了清代制作玉器的十三个步骤,并有文字说明每一个步骤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一、捣沙图说:攻玉器具虽多,大都不能施其器本性之能力,不过助石沙之能力耳。传云,黑、红、黄等石沙产于直隶获鹿县,云南等处亦有之。形似甚碎砟子,必须用杵臼捣砟如米糁,再以极细筛子筛之,然后量其沙之粗细漂去其浆,将净沙浸水以适用。砂浆,黑石沙性甚坚,红石沙;此红沙性微软,黄石沙性比红沙又软,宝料;为上光用;性似沙土。
二、研浆图说:磨光宜研极细腻黄沙去浆浸水以适用。
三、开玉图说:器用聚钢条及浸水黑石沙,凡玉体极重即宜用此图内所画之式以开之。至若玉二三十斤则以天秤吊之,再用尺六见圆大扎碢开之。论玉之产于山水,其原体皆有石皮,今欲用其玉,必先去其皮,若剥果皮取其仁也,故云开玉。此攻玉第一工也。
四、扎碢图说:碢用木作轴,用钢作圆盘,边甚薄,似刀,名之曰扎碢。用浸水红砂将去尽石皮原玉截成块或方条,再料其材以为器,用冲碢磨之以成其器之胎形。若大玉料体重则以天秤吊之,如小而则以手托之,不用天秤。
五、冲碢图说:碢用四五分或二三分厚钢圈),圈内横以厚竹板,再以紫胶接在木轴头上,用浸水净红砂以冲削其方条玉之棱角,故名冲碢。玉之棱角既去,器形既成。玉体肤上尚有小坳沙痕则宜磨碢以磨之。木碢、胶碢、皮碢以光亮之。
六、磨碢图说:磨碢用二三分厚钢盘、木轴,碢形大小不同,约有六七等,既冲之后宜磨之,使玉体细腻。磨工即毕,宜上花、宜打钻、宜掏堂、宜打眼,再各施其工。
七、掏堂图说:掏堂者去其中而空之之谓也。凡玉器之宜有空堂者,应先钢卷筒以掏其堂,工完,玉之中心必留玉梃一根,则遂用小锤击钢錾以振截之,此玉作内头等最巧之技也。至若玉器口小而堂宜大者,则再用扁锥头有弯者就水细沙以掏其堂。
八、上花图说: 按:玉作上花,具皆用小圆钢盘,盘边甚薄,似刀,名之曰丁子,全形似圆帽丁子,故名之。或用小钢碢名为轧碢。此等具可以随意改作,大小以方便适用为度。凡玉器无论大小方圆,外面应有花样者皆用此等具磨冲以上花。
九、打钻图说:是玉器宜作透花者,则先用金钢钻打透花眼,名为打钻,然后再以弯弓锯,就细石沙顺花以搜之,透花工毕,再施上花磨亮之工,则器成。
十、透花图说:凡玉片宜作透花者,则先以钢钻将玉片钻透圆孔后以弯弓并钢丝一条,用时则解钢丝一头,随将丝头穿过玉孔,复将结好丝头子弓头上,然后用浸水沙顺花样以搜之,如木作弯锯搜花一样。图内桌上有竖木桌拿子或横木桌拿以稳住玉器。
十一、打眼图说:凡小玉器如烟壶、班指、烟袋嘴等不能扶拿者,皆用七八寸高大竹筒一个,内注清水,水上按木板数块,其形不一,或有孔或有槽窝,皆像玉器形,临作工时则将玉器按在板孔中或槽窝内,再以左手心握小铁盅按扣金钢钻之丁尾,用右手拉绷弓助金钢钻以打眼。
十二、木碢图说:钢碢磨毕玉体虽平,然尚欠光亮,即木碢及浸水黄沙、宝料或用各色砂浆以磨之。若小件玉器不能用木碢磨之,或有甚细密花样者皆不可用木碢磨之,则以干葫芦片作小碢以磨之。
十三、皮碢图说:此系皮碢磨亮上光之图也,确系牛皮为之,包以木碢之上纳以麻绳,大者尺余见围,小则二三寸不等,皆用浸水宝料磨之。皮碢上光后则玉体光亮温润,使鉴家爱之无穷,至此则琢磨事毕矣。
此件清代翡翠其工艺之复杂,上雕刻着青莲,鲤鱼,蝙蝠,由此可见,此翡翠正意喻着为官要清廉,这样才有余有福,它时刻警戒着此牌主人要为人公正清廉, 至今陈先生也将其牢记心中。
翡翠的雕刻,几乎都是单件的根据材料形状具体设计雕刻的,没有重复的,每一件翡翠作品,都是凝聚心血的艺术构思和创造,以至于真正达到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的作品并不多,此件翡翠牌收藏价值极高,欢迎咨询。
古董古玩艺术经纪人:吴经理
联系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
;
咨询 Q Q:
征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