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红木家具回收 上海回收老红木家具 老红木家具回收 红木家具越来越贵。拥有一套红木家具成为成功人士身份的象征。很多人其实对木材完全不了解,想收藏又怕买到假货,也不明白一套红木家具到底值多少钱。
我曾在木材行业混过一段时间,对木头稍有一点常识的。如果你问我:怎样判断红木家具的价值?我只能说:抱歉,我真不知道。
说到红木,首先得从国家标准说起。为什么中国政府需要制定 GB/T 红木国家标准?每一种木材都对应一种树,红酸枝就叫红酸枝,白酸枝就叫白酸枝,白檀木就叫白檀木,黑檀木就叫黑檀木,他们都有自己的拉丁语学名,木材行业本来就有自己的标准,为什么非要另外搞出一个叫《红木国家标准》的东西?
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的标准,更好笑的是:在英文里根本没有红木这个词。虽然北美有一种树叫red oak,虽然加州人也会把北美巨杉叫做red tree,但是它们跟中国的红木毫无关系。
红木是一个来自中国明清文化的概念,那个时代的人比较欣赏硬而耐磨的家具。精致雕刻的装饰只有用于硬而耐磨的家具才有价值,如果是松木杉木做的椅子,雕琢得再精致,也只能保存几年,何况木质疏松,不容易雕刻打磨出精细的效果。达官贵人所追求的,并不是实用性的家具,而是可以显示其逼格的工艺品家具。正如世上女人买背包并不喜欢实用而结实的电工帆布包,只会去买华而不实的LV、香奈儿。
于是,这些致密的硬质耐磨木头就成为精致雕琢家具的醉佳材料。这类木材使用一段时间后,大多数颜色偏棕、红、褐、黑,红褐色的偏多,因此被叫做红木 。
遗憾的是,这类木头在中国很少,主要产地在东南亚。从郑和下西洋开始,就源源不断从南洋进口各种木材。以古代的运输技术,一段木头从东南亚运到中国的成本是非常昂贵的,而国产木材供不应求,因此红木家具不很普及。
红木家具之所以昂贵的另一个原因是加工困难。木质家具百分之九十的缺陷来源于烘干技术不行。木质致密的木材渗水性差,外层先干燥收缩,而内层很难干燥,存在很大的湿度梯度和内应力,容易变形、开裂。
比如说现在广泛用于高档地板的美国红橡木在现代烘干技术发明之前,是一种完全无法使用的木材,因为在自然风干的条件下自己就开裂了。但是,有了可以精密控制温度、湿度和含水量的干燥窑,经过二个月就可以烘干。若是用更高端的射频真空干燥窑,只需要一周就可以烘干而不开裂。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这么尖端的烘干技术。工匠们能做的,是交替把木材扔到水里泡,再拿出来晾干,每过几天重复一次,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把大木头晾干而不开裂。泡水是为了补充外层的含水量,避免内外湿度差太大而开裂。可以想象这样风干硬木的成本有多高。
木材在做家具前,必需根据当地的平均湿度烘干到合适的EMC值(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平衡含水量),这个数值的意思是:木材的含水量在这个范围时,既不容易脱水收缩,也不容易吸湿膨胀,吸水和脱水处于平衡状态。
各地的家具应该不一样,潮湿温暖地带,EMC高,寒冷干燥地区则低。比如北京的EMC是 11.4 %, 乌鲁木齐是 12.1%, 银川 11.8%, 武汉 15.4%,杭州16.5%,兰州 11.3%, 温州 17.3%,呼和浩特 11.2%,福州 15.6%,拉萨 8.6%,上海 16.0%, 海口 17.3%。
以明清木匠的技术,显然没有办法做如此精确的控制,因此当年的红木家具难免有很多裂纹。有趣的是,裂纹本身也成了一种玩赏的东西,反而成了红木家具的特点——这其实跟某些人玩古代瓷器上的裂纹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