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原为明朝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八大山人是清初四僧中拍卖成绩最为突出的,在作品上拍量和成交量方面,石涛略高于八大山人,弘仁和髡残则与前两者相差甚远,但八大山人的总成交额要远高于其他三位,拍品价也要遥遥领先。八大山人作品主要集中在10万至50万区间,该区间有99件作品。作品成交额最多的区间则为5000万至1亿区间,成交额为5亿,占总成交额的32.38%,其次是1000万至5000万区间,成交额为4.29万元,占27.85%的份额。
创作年代方面,他的拍品绝大部分为其晚年(59—80岁)所作,而这主要归因于17世纪90年代初,他对于书法碑帖的大量临摹,使其书画境界升华,并且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复明无望的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艺术上,促使这一时期作品质和量提升。王方宇在《八大山人作品的分期问题》中,以1684年为界,把八大山人的作品分为早晚两大时期。从1684年他开始在书画作品上署款“八大山人”,艺术创作中开始流露出强烈的个性色彩。八大山人成交价在10万元以上的作品中,除了6件款识印章不确定的作品外,仅有4件作品没有出现“八大山人”,其署名为“个山”或“驴”,并且均为花鸟画,如八大山人 1684年作的《个山杂画册 册页》(九开)。余下的283件作品,均在印章或落款中出现了“八大山人”。
古代中国书画家作品总成交金额排名 TOP10
排名 艺术家 总成交额(元)
1 八大山人 元
2 任伯年 元
3 石涛 元
4 董其昌 元
5 郑板桥 元
6 文徵明 元
7 仇英 元
8 钱维城 元
9 华嵒 元
10 沈周 元
(藏品交易热线:(陈总),邮箱
(鉴定估价热线:(陈总),邮箱
古董收藏第一定律,必须要真,也就是说,古玩收藏首先必须收藏老的,而不能收藏新的,如果对于某一件古玩,藏友如果连新老都搞不清楚的话。那么,就不能要这件东西。至于如何辨别一件东西的新老,那就要求藏友必须掌握古玩鉴别方面的知识。瓷器包括看器型,胎,釉,纹饰,老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保证大家所买的东西是真的,是老的,而不是新的,假的。
古董收藏第二定律,必须要品,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好的品相。例如瓷器,有句俗话:叫做瓷器一破,不值勤半个;瓷口起毛,不值分毫。意思是说瓷器没有好的品相,就不值钱了,因此,瓷器收藏从开始买瓷片外,所收藏的东西要基本完整,不能有冲,炸,磕,崩,掉彩等明显的毛病,否则,收藏的东西就不是藏品,而是破烂。曾经听很多搞收藏的人在网上抱怨:哎,开始收了的破烂,现在出不了啦,当初不买那么多破烂,把钱集中起来买几件完整无缺的东西多好!由此,藏友们不能再重复别人的老路,从一开始,就要把一般的有毛病的东西拒之门外。
古董收藏第三定律,必须要精。艺术品投资,必须讲求艺术性,东西看上去要有美感,而不能是丑陋的,粗糙的,低档的,这就要求藏友们所买进的瓷器,在制作工艺上要精,在彩绘纹饰上要美,在色彩搭配上要妥,在审美情趣上要高雅,总之,看起来要舒服。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艺术品收藏。
如有藏品需要鉴定、收购、送拍、私下交易请联系陈先生 同步 如有藏品需要鉴定、收购、送拍、展览均可联系 同步
——————————————————————————————————
——————————————————————————————————
古玩鉴定交易联系人:陈先生(市场部总监)
古玩鉴定交易请咨询:(电话//)
《文化说事,明白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