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原为明朝王孙,明灭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落发为僧,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苍劲圆秀,清逸横生,不论大幅或小品,都有浑朴酣畅又明朗秀健的风神。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八大山人是清初四僧中拍卖成绩最为突出的,在作品上拍量和成交量方面,石涛略高于八大山人,弘仁和髡残则与前两者相差甚远,但八大山人的总成交额要远高于其他三位,拍品价也要遥遥领先。八大山人作品主要集中在10万至50万区间,该区间有99件作品。作品成交额最多的区间则为5000万至1亿区间,成交额为5亿,占总成交额的32.38%,其次是1000万至5000万区间,成交额为4.29万元,占27.85%的份额。
创作年代方面,他的拍品绝大部分为其晚年(59—80岁)所作,而这主要归因于17世纪90年代初,他对于书法碑帖的大量临摹,使其书画境界升华,并且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复明无望的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艺术上,促使这一时期作品质和量提升。王方宇在《八大山人作品的分期问题》中,以1684年为界,把八大山人的作品分为早晚两大时期。从1684年他开始在书画作品上署款“八大山人”,艺术创作中开始流露出强烈的个性色彩。八大山人成交价在10万元以上的作品中,除了6件款识印章不确定的作品外,仅有4件作品没有出现“八大山人”,其署名为“个山”或“驴”,并且均为花鸟画,如八大山人 1684年作的《个山杂画册 册页》(九开)。余下的283件作品,均在印章或落款中出现了“八大山人”。
古代中国书画家作品总成交金额排名 TOP10
排名 艺术家 总成交额(元)
1 八大山人 元
2 任伯年 元
3 石涛 元
4 董其昌 元
5 郑板桥 元
6 文徵明 元
7 仇英 元
8 钱维城 元
9 华嵒 元
10 沈周 元
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人们手中可操作的“闲钱”也逐渐增加?良好的“闲钱”投资可以带来更好的收益,那“闲钱”投向哪儿呢?答案是:投资真正的古玩、文物艺术品。但有人说,古玩、文物赝品泛滥,骗局不可胜数,怎么敢花钱去玩?怎么敢去投资古玩、文物产业?其实,多年来,哪一个领域没有欺诈?是的,假冒伪劣充斥在咱们的经济生活之中。但关键还是在于要有火眼金睛,要善于审时度势,要瞧准时机,明确投资方向!
原因在于三十多年来,古玩、文物艺术品产业(拍卖公司、古玩城、古玩市场、古玩商铺和古玩地摊等)是伴随着房地产业畸形而飞速发展起来的,现在房地产业泡沫化即将破裂化解,古玩、文物艺术品市场也必然重新洗牌!
从商品学上说,笔者强调“投资古玩、文物艺术品不仅是正道,而且正当时”是由古玩、文物艺术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性决定的。古玩、文物艺术品的历史性、文化性、工艺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保值、升值的商品特性。其他的商品在消费的过程中,随着其使用价值的减少或丧失,其价值就会减少或完全丧失。而古玩、文物艺术品,只要保存完好,其价值就会得到保持,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升值。
从商品经济产生以来,古玩、文物艺术品从来就是一种保值品和增值品,其抗跌性、低风险性和高回报率是其他合法投资对象望尘莫及的。收藏古玩、文物艺术品,远远超过任何投资理财的收益,比保存金银和珠宝更为可靠,历来被有识之士视为良好的不动产积蓄。既是财富的保存和享用,也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内乃至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金融大鳄和亿万富豪都是古玩、文物艺术品的收藏者,就是明证。
以收藏古代陶瓷为例:古陶瓷因其久远、名贵、稀少和不可再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值钱,这是不争的事实。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1989年拍出的乾隆豆彩罐比14年前的价格上扬了55倍。2000年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拍出的“清乾隆粉彩如意尊”落槌价为3000万港元,而1979年苏富比(微博)拍卖这件东西的时候,落槌价仅为50万港元,21年的时间,同一件投资品增值60倍。
总之,投资渠道多如牛毛,收藏文物是正道,市场正在洗牌中,投资古玩正当时。
——————————————————————————————————
——————————————————————————————————
古玩鉴定交易联系人:陈先生(市场部总监)
古玩鉴定交易请咨询:(电话//)
《文化说事,明白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