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时间12日凌晨,在英国伦敦郊区小镇的一场拍卖会上,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转心瓶拍出4300万英镑,加上佣金折合人民币约5.5亿元,刷新今年6月由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创下的纪录,成为中国贵艺术品。
康熙珐琅彩瓷器的色调浓重艳丽,常以蓝色、黄色、红色、紫色作为地色,然后绘画纹饰,如牡丹、芍药、莲花、梅花、菊花、月季等,画工严谨细腻,具有图案化的效果。常见瓶、盒、盘、碗、杯、壶等,其中以碗的数量较多。款识用胭脂色或蓝色珐琅料书写“康熙御制”楷书款。
牡丹花古瓷器如何鉴定真伪,咨询电话:(陈总)
这件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高7.2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5.7厘米,器底有“康熙御制”四字二行双方框楷书款。造型呈撇口,口沿下轮廓缓收,腹部微丰,圈足。以黄色作为地色,以粉色、蓝色、绿色、紫色、藕荷色等色彩描绘出盛开的牡丹花。
牡丹花在唐代有“国色天香”的美誉,在宋代亦称“富贵花”,造型雍容华贵,色、香、韵具备,被人们视作“百花之王”,是繁荣昌盛和美好幸福的象征。这件康熙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是清代宫廷旧藏,现收藏于广州故宫博物院。珐琅彩瓷器的烧制难度极大,制作成本昂贵,因此到乾隆朝就停止烧造了,所以流传至今的珐琅彩瓷器总数不超过五百余件,可谓弥足珍贵。
牡丹花古瓷器近几年成交记录:
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罐成交价:468万 成交日期:
明初龙泉缠枝牡丹纹梅瓶成交价:194万 成交日期:
明洪武青花缠枝牡丹纹双龙耳---成交价:293万 成交日期:
清乾隆银胎绿珐琅嵌宝石靶碗---成交价:142万 成交日期:
明初龙泉缠枝牡丹纹梅瓶成交价:156万 成交日期:
清同治青花凤穿牡丹纹胆瓶-----成交价:375万 成交日期:
釉里红牡丹纹苹果尊一对成交价:276万 成交日期:
牡丹花古瓷器怎么交易成交,咨询电话:(陈总)
珐琅彩瓷器出现在康熙晚期,是模仿“铜胎画珐琅器”(俗称“景泰蓝”)的装饰技法,所以清宫称之为“瓷胎画珐琅器”。珐琅实际上是覆盖于金属表面的玻璃质材料,画珐琅技法起源于法国,是在珐琅料内掺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呈色剂,用油调和后装饰金属器物能够取得油画般的效果。1688年康熙皇帝要求法国传教士马国贤、郎世宁等把这种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器上,经过近30年的反复试验终成功烧制出珐琅彩瓷器。
据了解,如果我们从民间存世的数量和拍卖的成交价格来看,明清瓷器中能与釉里红瓷器的市场行情相抗衡的唯有清代珐琅彩瓷。明代釉里红、清代珐琅彩,这两种瓷器皆属于明清瓷器可遇不可求的珍品,由于存世数量的稀少,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元代及明时期釉里红瓷器公开拍卖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早在198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时,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牡丹纹菱口大盘即创下了1034万港币的高价。2000年以后,明釉里红拍卖价格扶摇直上。到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时,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已经达到了7852万港币的天价,这一价格创造了迄今所知明代瓷器拍卖的高纪录。2010年5月香港佳士得舂拍中,一件造型特殊的明洪武釉里红梅竹茶花纹军持,继续以3392.75万港币的成交价续写着明釉里红瓷器的天价传奇,釉里红再一次成为业界的焦点。
藏品鉴定价值、藏品量身策划、藏品媒体宣传、藏品市场运作、藏品买卖交易、藏品专业拍卖、藏品私下交易等请联系
[公司]市场部 陈总
手机:
:
鉴定——;藏品鉴定价值;
委托收购——专业化运作收购平台;
私下交易——一手钱一手货当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