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巩当十
雍正四年四月二十日,户部奉旨咨文,饬谕各省都抚:出示禁令,禁止私铸。收买小钱,量给官钱半价。暂行贮库,年终汇报户部,候文销解。为此,同年八月二十日,甘肃巡抚石文焯奏:甘肃欲收取小钱,须颁领宝泉、宝源二局新铸制钱,以广钱源。甘肃去京四千余里,山路崎岖,舟楫不通,若驮制钱来甘,则浪费钱粮,已非长策。
若依部议,发半价在各地收买小钱,运解兰州贮库,更费一番运载银两。小钱贮库放置无用,收买价值实巨,与经济又一时无补,民间交易则钱不够用。莫若先动用库银20000两,依时价收取小钱,遵照雍正通宝钱式改铸,即以禁用之钱化为大制钱,铸出制钱再行收取小钱,源源收铸,约计二、三年内小钱既尽,而鼓铸停,所有库银便可照数还项。
重宝宝巩当十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咨询:(罗经理)
雍正五年四月二十日,甘肃获准沿用宝巩局名在兰州设局,局址设在普照寺东侧(今兰园内)。由按察司经铸,河桥同知监铸,动用库银20000两,收买各类小钱,开炉改铸雍正通宝制钱。按照甘肃巡抚石文焯事先拟定的方案,顺治小钱重8至9分,每2000文重约170至172两,除去熔炼损耗,得净铜155至156两,雍正制钱重1钱4分,可铸1100多文。其中1000文抵作收买小钱2000文之价,所余100多文作匠役工资及炉座器具柴炭等费,尽力节省办理,量亦敷用。但在收铸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的困扰,表明这个方案筹划不妥,难以实施。
宝巩当五十
问题之一:甘肃自康熙七年(1688年)撤局罢铸以来,迄今已近60年,从前工匠百无一存,今所召募的175名工匠,俱系生手创始,不能照宝泉等局设大炉鼓铸,也不能用大罐熔炼铜斤。只设小炉12座,日铸制钱62串400文,岁铸22000余串,从雍正五年四月二十日起,到雍正六年十月底止,其间有候铜停铸时间,共铸制钱33400余串,总付银14800余两。据此看来,宝巩局铸出之钱与甘肃各地所用小钱总量相比,为数甚少。民间小钱数量浩繁,欲全部收取改铸,依此进度,岂能在二、三年内完成。
问题之二:当时商定收买小钱2000文改铸制钱1100多文,其中1000文抵作收取小钱2000文之价,所余100多文作匠役工资及柴炭等费。开铸后却成不敷支出的状况。甘肃各地收取小钱,大多经办不力,不能将所收之钱按时运解兰州。钱局乏铜接铸势必熄炉,故停炉养匠更多垫累。
重宝宝巩当十近几年成交记录:
咸丰重宝宝巩当十部颁样一枚---成交价:384万 成交日期:
咸丰重宝宝巩当十部颁样一枚---成交价:397万 成交日期:
光绪重宝宝巩当十机制方孔铜---成交价:157万 成交日期:
清“雍正重宝”背“宝巩金城---成交价:267万 成交日期:
清代宝巩局“咸丰重宝”当十---成交价:365万 成交日期:
咸丰重宝宝巩当十部颁样一枚---成交价:526万 成交日期:
咸丰重宝宝巩当十部颁样一枚---成交价:533万 成交日期:
重宝宝巩当十快速交易 咨询热线: 咨询:(罗经理)
宝巩同治当十
问题之三:甘肃各地收取小钱运解兰州供铸,钱局铸出制钱再发运各地收买。路程近则数百里,远则千余里,皆须要车马驮载。当初未议定运解费用,如今此项支出无处开销,遂令各州县沿途驿站承担运解。驿站额设车马有限,实难担起如此艰巨的运钱重负。偏僻州县驿站没有额设车马,便雇民夫代运,钱局虽承诺以铸钱余利付给运费,迨后又无法兑现。以致造成驿站烦扰,官民贻累。
问题之四:雍正六年甘肃各地钱价高低亦不一致,总而言之,大制钱840文至920文兑换银1两;小钱与大制钱的比价2∶1,小钱1680文至1840文兑换银1两。在宝巩局收铸期间,甘肃各地官府收买小钱,顺治小钱统一按2000文(计重10斤12两)付银1两或制钱1000文。历代小钱原未议定收买之价,是必收之恶钱。
这类小钱2250文至2280文,计重11斤8两,入炉熔炼才与上述顺治小钱铜斤相符。故规定每两银或制钱1000文,收取历代小钱11斤8两。平心而论,市场交易本是以文计算付钱,而此时官府竟按斤收买民间小钱,广大劳苦者确实损失惨重。再加上兰州钱局急须铜斤鼓铸,羽檄频传,有司畏怯处分,强行收取小钱。截止雍正六年十月底,还有诸多银两未送到被收买小钱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