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大顺政权于永昌年间(公万1644~公万1645)铸造。有小平,当五两种。“永”字常由“二”“水”组成,正常写法的永昌通宝反而比较少。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永昌通宝107枚。
行情分析:
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10年--2011年永昌通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38周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永昌通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38周一共有107枚拍品上拍,总浏览18355次,参与总人次达到107人,出价次数656次,其中价格高的是永昌通宝-二水永,藏家为关注的永昌通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38周如下:美包浆明代义军钱币永昌通宝大钱一枚、永昌通宝折十、永昌通宝。其中竞争为激烈的永昌通宝小平一组3枚定价10万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3万,在经过48次出价后,后以200万的价格成交!
永昌通宝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咨询:(罗经理)
收藏古币,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注重物以稀为贵的原则。常规形状的圆形方孔较低,奇异形状的较高,如战国时期齐国为刀币,韩魏秦用布币,楚国有蚁鼻钱,南宋腰牌钱更是极为怪异,每枚达千万以上。有的虽然朝代较早,但因存续时间长,数量庞大并不值得收藏,如汉五铢钱,出土时用卡车拉,一般也就五角、一万左右(极少数特殊的例外)。
正统王朝中尚有一些特殊钱币,如宋钦宗时期铸造的“靖康通宝”尤其罕见,因其在位仅16个月,属国家一级文物。南宋有“建炎通宝”,再稍次一些的如明朝洪武通宝、大中通宝等。清咸丰帝发行的“祥祺通宝”是历史中短命的钱币,仅存69天。清末光绪时期,四川卢比曾铸造有光绪半身像的银币,是中国有帝王像的钱币。唐代叛将史思明有“得壹万宝”(后改为“顺天”),五代十国时期梁朱温有“天成万宝”;农民政权中亦有珍品,黄巢“大齐通宝”迄今极为罕见,宋太宗时王小波起义曾发行“应运万宝”、“应感通宝”,明末张献忠建大西国发行“大顺通宝”,李自成有“永昌通宝”等。
永昌通宝近几年成交记录:
明永昌通宝特厚钱一枚成交价:441万 成交日期:
南宋至明代古钱一组二十七枚---成交价:316万 成交日期:
明明末永昌通宝小平一组五枚---成交价:514万 成交日期:
明末起义军李自成铸永昌通宝---成交价:266万 成交日期:
明永昌通宝特厚钱一枚成交价:225万 成交日期:
明末起义军李自成铸永昌通宝---成交价:364万 成交日期:
明明末永昌通宝小平一组五枚---成交价:334万 成交日期:
永昌通宝快速交易 咨询热线: 咨询:(罗经理)
正式流通的较低,非正式的,如母钱、开炉钱、供养钱、春钱、宫钱、打马钱价值较高。母钱就是翻铸大量钱币时,国家所制作的标准样板钱。母钱大小、厚度都超出常品。开炉钱指正式铸造前,先精工铸制一批带有纪念性质的钱币,用以祈祷。供养钱亦称“供佛钱”、“庙宇钱”,旧时或寺院所铸用以供奉佛殿神像之钱币,钱面除沿用年号、国号文字者,更有“香花供养”、“宝珠菩萨”等,背文则有“神”、“护圣”、“香殿”等字样,整体制作粗疏,形体偏小,传世不多。
其次观察币种成分、品相综合判定。铸造钱币主要是用黄铜,也有红铜、铁质等,相对价值较低。金银币保值增值功能好,一般为宫廷专用,钱币形状较大,形体较厚,数量少。古币有“背文”,依次品评,大致有月纹、星纹、祥云纹等,较之光面更具收藏价值。民国时期各省曾铸造“龙洋”,背面有“蟠龙纹”,因在广东铸造,故称“广东龙洋”。同类型的全品和残品,价格相差可以悬殊近百倍。很多参考资料上所标明的一些钱币价格是按照全品来衡量的,而全品者不可多得,所以收藏者初涉此道,买到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藏品,误以为运气颇佳,其实大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