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黔东南从江县这生活这一支瑶族,与世隔绝、刀耕火种的生活使瑶族蕴育出独特的文化风俗;瑶浴泡澡便是代表性的了,瑶寨中瑶族人每日必上山采集草药泡药浴一次。此药浴男女老少皆宜,瑶人将其视为强生健体、消除疲劳、抵御风寒、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的尊宝。
“药浴 ”最早用于斋戒前的净身,瑶族规定正月初二、三月初三、六月初六、八月初二为全族斋戒日。斋戒日,以户为单位在家祭祖,祭祖前要洗药浴以净身。以后除了斋戒日的洗浴外,逐渐被用来防病治病、驱寒健身。通过长期的实践,瑶族内已能掌握针对不同的病症,不同的用途不同的人变换用于洗浴的药物搭配,以达到效果。一般的健身洗浴用的是莲窄咋、甲兆方、引吊等15种植物的叶茎、根等;对刚分娩的产妇产期用的则是黎火蒺、引吊、巴角亮等7种,而对婴幼儿则只用了3—5种。瑶族人已把洗药浴当作一种强身健体、康复保健的方法一代代地传存下来。经有关部门多次调查,长期洗药浴的瑶人,身体很少生病,寿命均在80岁以上,瑶寨村里看不到因年老而弯腰驼背的,更不见瘫痪的。八、九十岁的老人仍上山砍柴,行走自如,瑶山的妇女生产以后即泡特制的药浴,三天即能下地劳动,母婴健康。
强健、长寿的瑶族人民!
瑶族瑶浴的瑶材是采用当地盛产的草瑶。一次瑶浴所用的草瑶,少则几十种,多则上百种。所用瑶物因地制宜,功能多种多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滋补气血等等。瑶浴时,常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季节或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瑶物。通常新生儿及产后妇女多选用温补和消炎作用的瑶物,比如大血藤、五指毛桃、九节风、鸭仔风、穿破石、杜仲藤等,这样可预防产妇及新生儿的各种感染,滋补气血,促进产妇子宫复旧,这种产后进行的瑶浴,人们称这为“月里瑶浴”。许多瑶族妇女,产后经过瑶浴等调养保健,产后十天左右就能上山参加体力劳动。劳动后淋雨受寒,也要进行瑶浴,可起到温中散寒、舒筋活络及恢复体力、预防风湿的作用。常选瑶物为老姜、米酒、大发散、小发散、桃树叶、青蒿等。老年人也很注重瑶浴,一般多用活血温补之瑶,如大钻、小钻、大血藤、扶芳藤、青春藤等。这无疑对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很有帮助的。对患有风湿骨痛或外伤后遗症者,则多选用祛风散寒、活血化瘀、强筋健骨之瑶,如山苍子、木满天星、九节风、大驳骨、小驳骨。松筋藤、毛杜仲等,这些瑶物可起到舒筋活络、恢复肢体功能等作用。若患有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及骨质增生等风湿痹痛,常选用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镇痛之品,如大钻、小钻、十八症、四方藤、两面针及各种有刺的木本及藤本植物。
厂家诚邀全国美容院 整形医院 私密超声刀,皮秒激光合作团队下店操作 :联系方式 :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