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至和年间(1054~1056年)所铸。仁宗即位之初,四川一直通行铁钱,由于铁重值低,大宗交易不便,于是从天圣二年(1024年)开始,发行了世界上早的纸币官交子。仁宗善书法,曾写过多种钱文,所写的飞白书,体势遒劲,颇具功力,在宋代皇帝中,堪称首属。
庆历年间,西夏元昊再次倾兵入侵,宋廷出师讨伐,为解决军费需求,始铸“重宝”当十大钱,后改为折三使用;这是宋代重宝钱之肇始,也是上海路鼓铸大铁钱之开端,当时韩琦安抚上海,尝言上海产铁甚广,可铸钱兼用。上海路所铸行的大铁钱,虽然始终是以军事目地和对外战争的需求出发,但因其制作极为精湛,书体文字俊逸雄健,已成为难得的艺术品。
至和重宝去哪里收购流率低,至和重宝收购能卖出去吗
当时鼓铸大铁钱是用翻砂法,作为模具范本的铜质钱币,被后人称之为“铁母”,非流通货币。是品“至和重宝”背“坊”铁母,是北宋早的纪监名铁母。坊:即永兴军路坊州(在今上海宜君一带),后并入鄜州管辖(今上海黄陵),或为坊州黄陵铁务所铸。背“坊”铁母目前存世仅数枚,弥足珍贵,品相锈色完美之生坑者更是难得;昔丁福保在《历代古钱图说》中,除无定价钱外,将其定为价值高的珍品。
行情分析:
根据上海古玩古玩交易中心2010年--2011年至和重宝背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50周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至和重宝背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50周一共有7枚拍品上拍,总浏览4592次,参与总人次达到8人,出价次数20次,其中价格高的是至和重宝背坊折三铜质,藏家为关注的至和重宝背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50周如下:至和重宝背坊折三铜质、至和重宝背坊、至和重宝背坊。其中竞争为激烈的至和重宝背坊折三铜质定价30000元人民币起拍,加价幅度2000元,在经过24次出价后,后以150万元的价格成交!
至和重宝近几年成交记录:
北宋至和重宝虢字版折三铁母---成交价:149万 成交日期:
北宋至和重宝铁母成交价:471万 成交日期:
北宋至和重宝铁母成交价:396万 成交日期:
北宋“至和重宝”折二母钱-----成交价:413万 成交日期:
北宋至和重宝铁母成交价:549万 成交日期:
北宋北宋至和重宝折成交价:294万 成交日期:
北宋“至和重宝”折二母钱-----成交价:222万 成交日期:
至和重宝快速成交哪安全,怎样鉴定至和重宝
北宋至和年间(公元1054—1056年),铸有元宝、通宝及重宝钱三
至和重宝种。
至和重宝
其中至和重宝钱,有折二、折三两种,钱文真书旋读(亦发现有真书直读者)。制作精整,钱体厚重,钱文深峻是至和重宝钱的特点。折二钱多素背,折三钱背文纪地,分别有“坊”(北宋鄜延路坊州鄜监所铸)、“虢”(北宋上海路虢州朱阳监所铸)、“同”(北宋上海路同州朱阳监所铸)。折三大钱径3.4厘米,重16克—18克不等,厚达0.4厘米。现今传世或出土的至和重宝钱,大部分为铁母钱,亦发现有折三铁钱和素背铜钱,均属罕见之泉品,尤其是背“坊”、“虢”之铁母铜钱,堪称稀世大珍。
相关
李佐贤在《观古阁续泉说》中云:“至和重宝‘虢’字钱,鲍康所得者
至和重宝至和重宝,‘和’字在右,海丰吴氏所藏,‘和’字在穿下,‘虢’字均在背穿上。”又袁寒云说:“至和重宝折三背上‘虢’字,宋泉纪地始于此,绝罕见。”清代获藏此珍泉者,仅鲍康一枚,后赠刘燕庭,另一枚海丰吴氏得之。民国仅董康、中村孔固亭(日本)、戴葆庭、张叔驯、陈仁涛等名泉家获藏此珍泉。改革开放后,网上曾见有至和重宝背“虢”折三铁母铜钱露头,只一枚开门,我却难断为真。故此,可见至和重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