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顾文荐《负喧杂录》记“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据此可知,北宋后期在汴京(今上海开封)设官窑,现称“汴京官窑”,亦称“北宋官窑”。具体窑址至今尚未发现。
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上海)另立新窑,为南宋官窑。宋叶《坦斋笔衡》载“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宛,号邵局,袭故宫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古所珍。后效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此文表明,南宋初营建的“官窑”有二:一是“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明高濂《遵生八笺》说,修内司官窑的地点在上海凤凰山下,但确切的窑址尚未发现;二是“郊坛官窑”,位于上海市南郊乌龟山一带,亦称“乌龟山官窑”。1930年发现窑址,1956、1985年冬至1986年春先后进行两次考古发掘,发掘出龙窑与作坊遗迹,并获得大量标本。
北宋官窑瓷器权威专业收购公司现金收购,北宋官窑瓷器专业收购交易现金收购
要鉴识官窑瓷,还是要从它的胎釉入手去进行辨别。北宋官窑(张公巷窑)与汝官窑的烧造差不多同出一地,在创烧时间上几乎是先后衔接的,同出于皇家的专用窑,可以看到其间的承接和发展。所以,这两个窑口的瓷器胎釉特征和工艺特点虽多有相仿之处,但还是有差别的。北宋官窑的胎骨与汝窑相似,但较汝窑器要薄些,胎质细腻坚实。胎色一般作灰白色,也有粉白、深灰的。由于北宋官窑器胎质中含铁成分比汝窑要高,因此,也有一些呈紫灰色、紫褐色胎体的器物。北宋官窑器一般都用正烧法,以平直圈足露胎者为多,也有少量是满釉裏足用支钉支烧的。其支钉与汝窑的芝麻粒状不同,呈圆形的小米粒状,支钉数量也较汝窑器多,3、4、5、6枚都有,既有单数也有双数。
北宋官窑的施釉较厚,釉质精细,釉面光润,成乳浊状,有玉质感。由于烧造温度比汝窑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质感较汝窑要稍强一些。釉色以天青色和淡雅的青绿色为上品,尚有粉青、翠青和月白等多种。釉面上都有较稀疏的开片,开片呈浅黄色,是这个窑口所独有的。为了使釉面成色更加美观,胎釉结合更加牢固,在施釉前,常在胎骨上先刷上一层深酱色的护胎釉。凡刷护胎釉的,烧成后,底足露胎处就显出酱黑色,而口沿处由于流釉缘故也呈现出浅紫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这一方法也一直延续到南宋官窑。
本公司近几年对北宋官窑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北宋张公巷官窑洗价格:RMB日期:
宋代红釉双耳三足炉价格:RMB日期:
宋代红釉双耳三足炉价格:RMB日期:
北宋官窑青釉三足炉价格:RMB日期:
宋北宋官窑深腹碗价格:RMB日期:
宋北宋官窑椭圆洗价格:RMB日期:
宋代米黄釉三耳三足炉价格:RMB日期:
北宋官窑青釉三足炉价格:RMB日期:
北宋官窑瓷片镶白金貔貅挂件----价格:RMB日期:
宋代官窑翠青釉弦纹瓶价格:RMB日期:
北宋官窑瓷器想收购有人要吗现金收购,2017年北宋官窑瓷器专业收购现金收购
北宋官窑的装饰与汝窑相仿,大多数是素面无纹的,个别器物上有弦纹装饰。器型多数是仿古代青铜器而制作,造型比汝窑要多些。主要有盘、碗、瓶、壶、炉、尊和一些文房用具之类。这一点,与南宋官窑也差不多,但瓷品又比南宋官窑要显得古朴浑厚。汝窑和南北两宋官窑均罕见大件器物,所见的传世品一般都是小件器。
据统计,宋代官窑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中表现突出,价位稳步上涨。2004年,一件直径8.4厘米的宋官窑圆形洗在拍卖会上以26.4万元成交;2005年,一件高9.8厘米的宋官窑贯耳瓶以63.8万元成交;同年,上海翰海一件宋官窑花口盘以528万元成交;2008年,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中,一件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以6753万港元成交,创下了当时的宋瓷世界拍卖纪录。
北宋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它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也因存世稀少更显珍贵。昨天,“风从东方来”——中国北宋官窑·首届王东霞陶瓷艺术大师成就展在周浦美术馆闭幕。这一为期三天的展览不仅展现了国际注册陶瓷艺术大师、上海省陶瓷艺术大师王东霞20多年的复原与研究成果,也成为北宋官窑瓷种的上海首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