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分欣赏梁树年的绘画作品,梁树年也十分祟拜张大千先生,认为他功底深、画路宽、有新意。后经友人介绍,梁树年正式拜张大千为师,成为大风堂正式入室弟子。回忆这段历史,梁树年说:“我拜大千先生为师,主要是开眼界,老师的技法我也学,但总是学不像,到头来依然故我。学画、画画,要有主见,要有个性……”。梁树年是以一种自立的精神拜师学艺的。
对古人的学习,对传统的研习,梁树年更是倍加用功。他学习山水画,从明清入手,直追末元。每遇佳作,从不放过,手摹心记,直至了然。在书法上,梁树年也下过极深的功夫。黄宾虹先生说,书画同源,用笔之法从书而来。作画全在笔力,方能透纸。因此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梁树年学书法先学颜,转而学苏、学欧,再学魏碑,几经演变,渐成自家风格。先生以书入画,运笔作线,骨气全生。扎实的功底,深厚的学养,使梁树年有诗书画三绝的美誉。故李可染先生说:“梁树年先生的画,笔墨功夫是很深的,他用笔把大自然的气势表现了出来。没有笔墨功夫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哪里梁树年字画收购的价格高现金收购,收购梁树年字画需要那些步骤现金收购
从梁先生早期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他的绘画功底的渊源。但现在所能见到的梁先生的早期作品不多,1996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关蒲雪图》(1947年)、《观泉图》(1948年)也可见一斑。《关蒲雪图》为小帧青绿山水,拟董其昌笔意,设色、用笔颇精到。《观泉图》为淡雅大幅,设色淡雅,用笔润秀,有明人笔意。在历代山水大家中,梁先生尤偏爱王蒙、石涛,受其影响亦深。那次展出的50年代梁老所画13开册页,均为水墨山水,多用王蒙、石涛法,笔苍墨润,元气淋漓,深为专家们钟爱。黄润华先生在画前驻足良久,赞叹不已。这帧册页,现已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丰厚的传统修养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的艺术创新是师法自然、直面生活、切中时代脉搏的创作。
本公司近几年对梁树年字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梁树年山水立轴纸本价格:RMB日期:
梁树年山水立轴纸本价格:RMB日期:
梁树年书法立轴水墨纸本价格:RMB日期:
梁树年天高云淡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日期:
梁树年观瀑立轴纸本价格:RMB日期:
梁树年山水立轴纸本价格:RMB日期:
梁树年观瀑立轴纸本价格:RMB日期:
梁树年天高云淡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日期:
梁树年山路松风立轴纸本价格:RMB日期:
梁树年观瀑立轴纸本价格:RMB日期:
梁树年字画投资收购价格现金收购,梁树年字画鉴定收购交易现金收购
早在20世纪60年代,梁树年基本摆脱早年以摹古为主的创作模式,开始面向生活,由师古人转为师造化。他的这一转变有当时的时代背景因素。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掀起的写实主义浪潮,至50、60年代已经发展到高峰,成为当时主宰中国画坛的主流。面向生活,师法自然,对景写生,在山水画家中蔚然成风。老画家也纷纷转变观念,投向大自然。但梁树年的转变更是他近30年的艺术实践后的觉悟。他觉悟到“师古人莫如师造化”,而且“自恨觉悟之晚”。特别是其间梁树年先后转入上海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执教,为他深入生活,师法自然,以实现自己的创作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实践条件。
“由师古人转为师造化”这一观念的转变,意味着梁树年山水画创作进入一个重要的转折期。然而观念的转变不能替代创作面目的改观,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正如梁树年自己所说:“虽亟欲改弦,奈蜗甲难脱,深感先人为主之甚”。
70年代初,梁树年从干校调回上海,为国务院办公厅画画。当时,他己年过花甲,决心离京远游,踏上了艺术变革的新征程。1972年,梁树年首次登上黄山,圆了多年的黄山梦。而后他又上太行、下三峡、游漓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壮游祖国山川胜境,饱览中华秀丽风光,他心潮起伏,应物斯感,佳作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