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专业心理咨询之为什么我总是安慰没有用

  • 发布时间:2017-11-12 09:57:40,加入时间:2014年12月12日(距今3804天)
  • 地址:中国»湖南»长沙:长沙市天心区书院南路东怡外国B栋2005室
  • 公司:北京德道幸福生活心理医学研究院,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任老师,手机:13283878570 电话:0731-82046146 QQ:2425178287

德道幸福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是最贴心的心理咨询平台,称得上是心理咨询方面的超市,任何心理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经济拮据,找公益咨询师,做免费在线心理咨询;怕咨询无效白花冤枉钱,找不满意退款咨询师;若想简单省事,找咨询师;若有特殊需要,找专属咨询师;若想发展企业,找企业EAP咨询师;若想提升自己,找心理课程讲师。

Shelly加班回家,非常累,加上来例假,肚子有点痛,想起白天从老板那里受的委屈,忍不住给爱人吐槽。

“今天太累了,肚子也痛。干嘛那么挑剔,哪有那么完美的东西,完全不顾下面人的承受力”。

爱人听了,试图安慰她:“嗨,我的老板更过分,今天表格格式不行,硬是让我去甲方那里把资料全拿回来重做,整整一百多页啊。”

Shelly继续说,“我真有点不想干了。”

爱人说,“你那工作,确实没什么好干的,又辛苦工资又不高。早就该换了。”

Shelly一听,气不打一处来,“那房贷怎么办,孩子教育费用怎么办……哎呀,肚子痛死了……”

爱人不知道说什么好,“要喝热水吗?”。

看着眼前自己深爱的人沉默了,他搞不懂她怎么比刚才还要生气。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经常有这种经历,试图在信任的人面前吐个槽,寻求个安慰,结果发现,听完对方的话,比一开始还要生气了。

又或者,你试图安慰向你倾诉的人,却发现很无力,除了说“没事的,都会过去的”,竟然找不到缓解对方情绪的合适方法。

你只能看着对方的情绪越演越烈,却根本做不出任何有效的安慰,不管你有多爱对面的这个人。

请听题:

以下哪一个安慰模式是正确的?(单选)

A   “你不要这么想。”

B   “我也有过相似的遭遇……”

C   “你的感受我能了解。”

D   “我特别同情你。”

E    “想开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F    “我来给你分析分析这个问题。”

G   “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请尽管说。

你投票的那个选项,会是正确答案吗?

最伤人的7种安慰方式是什么?

上面的每一个答案,都是错误的。

这其实就是本文想要科普的,最伤人的7种安慰方式。你又中枪了几条?

为什么这些看似正常的安慰方式,实际上很无力,有的甚至是起反作用呢?

我们仔细来逐一体会一下当事人的感觉。

错误安慰类型一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没有那么糟糕”“你不要这么想”

这种安慰人的语句,经常出现在我们的对话当中。

倾听者以为自己在安慰对方,然而,听者会的感觉却可能非常糟糕!

在倾诉中,当她说“她们居然这么想我”。

想要解决问题的你说,“你不要这么想”,但对被安慰的人而言,这其中暗含的意思是,“这是你自己太敏感,你不对”。

因为此时,他心中的万千苦水,他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感受被你的话生生地堵回去了。

跟处于痛苦中的人说一切其实没那么糟,你不要这么想,相当于是在贬低和轻视他所受到的折磨。

你在第一时间,否认了他的感受。

往严重的情况说,其实是一种强迫和暴力。

错误安慰类型二:

“我比你更惨”;居高临下的同情

开头列举的例子中,shelly的本意是想吐糟自己很累,老板很挑剔,希望老公能够理解自己,跟自己站在一条线上,没想到老公不仅好像没听见自己的谈话,反而说:

“我的老板更过分”(听起来暗含的意思:你的算什么!是你自己弱!)

然后开始吐槽。

Shelly的情绪没有发泄完,发现老公在说自己了,满肚子的火没处发,反而有一种被漠视的感觉。

心理咨询中常常会用到自我暴露,指的是咨询师在适当时机的时候,与来访者分享类似的经历和心得。

但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在于,这种自我暴露是建立在合适的时机上的,有可能在对话的中期,也有可能在某种特别的谈话氛围间。

无论在什么时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来访者已经通过前期的咨询排解了一部分情绪,双方建立很好的链接。

如果是谈话处于倾诉阶段,匆忙地诉说自己的经历,轻易地比惨是不妥的。

这种安慰人的方式,其暗含的风险在于:

·否认了对方情绪的合理性

·否认了其经历的独特性

·把对话的焦点从对方转向了自己

与比惨相比,居高临下的同情也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其看问题的角度没有把双方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去看待,跟共情有很大的不同。

错误安慰类型三:

过早说“我完全理解你”、“我懂你”

许多人为了表示自己跟对方站在一条战线上,就匆匆说,“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我懂你”。

可是,就算是十分有经验的咨询师,要做到完全地理解另外一个人,都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你永远只能做到"如同",无法完全变成对方。

柴静说过: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而每一个人的经历却是如此独特,精确地理解他人是一件笨重,而且很花功夫的事。

所以,别脱口说出"我完全能理解你",那无异于抹杀了一个个体存在的独特性。

错误安慰类型四:

跟对方讲道理;口头提供帮助

《我的前半生》热播的时候,办公室一个姑娘羡慕罗子君有贺涵,时时刻刻提点她,让她走出迷雾。

旁边的一个大姐来了一句:“那不过是因为长得帅又是电视剧,如果我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公天天在旁边这么教育我,我会恨不得一脚踹走他”。

听罢我们都笑了。

贺涵虽然是咨询界精英,擅长从一件事情中找到解决方案。但他的处事风格和台词未免给人一种说教太多的感觉,缺乏情感上的共鸣。

人们在沟通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寻求答案,也包含了内容信息层面和情绪情感层面两部分。

其实,道理人人都懂,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给予自己情感上的接纳。

所以,别拿那么多生硬的道理来应对,更别只是口头上说要帮助对方。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