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国珍宝币货币
1.楚珍宝币天策府宝。马殷于乾化元年(911年)铸。大钱,有铜、鎏金三质材。光背,属开府庆典纪念币。市场伪品多。乾封泉宝,马殷铸。铁铜质皆有,铁多锏少,钱文隶书,铁钱有背文天、天府、策、天策、府策等,是历史发行铁钱的成功首例。
乾元重宝。铜质。马殷铸,风格如乾封泉宝大钱,存世极罕。
2.闽珍宝币开元通宝。闽王审知龙德二年(922年)铸。大钱,有铜,铁铅质。
永隆通宝。王延羲永隆四年(942年)铸。有铁、铅质。大铁钱一当铅钱百。铜钱未见真品。
天德重宝、天德通宝。王延政天德年间(943—945年)铸。天德有钢铁两种,当百使用。背穿上有“殷”纪国号。铸工较差,存世不多。天德通宝大铁钱,未见实物;大铜钱,真伪存疑。
3.南汉珍宝币乾亨重宝,乾亨通宝。南汉刘7乾亨元年(917年)铸。铜、铅两质。一般制作不精,文字内多流铜。乾亨重宝铅钱文字拙劣,有传形及上“邕”字,出土较多。
4.前蜀珍宝币永乎元宝。高祖王建永平年间(年)铸。小平钱。存世甚罕。
通正元宝。通正元年(916年)铸。
天汉元宝。天汉元年(918年)铸。有背星、月者少见。光天元宝。当天元年(918年)铸;小平钱,传世多。乾德元宝。后主王衍乾德年间(919—924年)铸。存世多。
成康元宝。成康元年(925年)铸。小平钱,背上月。5.后蜀货币
广政通宝。盂昶广政年间(年)铸。小平钱;铜、铁、铅质皆有,存世极少。
大蜀通宝。小平钱,罕见。
南唐珍宝币
光天元宝收藏有哪些要素,光天元宝有人要吗
大齐通宝。南唐徐知诰升元元年(937年)建国号大齐时铸。现存世纪2枚,为大珍品,无定价。市场有见,为伪晶。保大元宝,李臻于保大年间(943—957年)铸。发现仅数枚,有背天、安。存世极少,大珍。
唐国通宝。李于显德六年(959年)铸。有折十型铜质篆文太钱,小钱有钢铁两种,钱文篆隶、篆楷成对,首开对钱先河。传世楷书唐国通宝,珍罕无定价。
大唐通宝。铸于唐国通宝之后,铜质,制作不及前钱,大多鹱形制薄小。阔缘大型者少。传世有银质大唐通宝。“大唐镇库”大钱,珍罕无定价。
开元通宝。有大小两种。小钱有篆隶两体,为对钱。
永通泉货。李璟于显德五年(958年)铸。当十大钱,有篆隶两体。
永安钱。有永安一十、一百、五百、一千等。各有铜铁两种。一十、五百铜钱已成孤品。
货布。铁质,以王莽货币改铸。五铢。铁质,以隋五铢改铸。顺天元宝。铁货,有大小当千、当百两种。
五代十国几十年的分裂割据,社会动荡不安,造成经济混乱不堪,反映在珍宝币钱币上,是普遍实行珍宝币货币减重、贬值和区域性通货膨胀。币制混乱,各地方各行其政,带有浓厚的地方性。一些地区大量发行铁、铅钱等珍宝币货币,直接影响到朱以后形成铜铁区、铁钱区的流通格局。
光天元宝近几年成交记录:
唐国篆书大字光天宝成交价:536万 成交日期:
唐国篆书大字光天宝成交价:359万 成交日期:
五代前蜀王建铸天汉宝、光-----成交价:567万 成交日期:
唐国篆书大字光天宝成交价:327万 成交日期:
“唐国通宝”2、“通正成交价:251万 成交日期: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前蜀光天-----成交价:179万 成交日期:
唐国篆书大字光天宝成交价:555万 成交日期:
光天元宝现在能收购吗,光天元宝国内估价大概多少
五代十国混乱时期,钱的种类却很多,也较乱。史书上多无记载,我们只有凭历代古钱币学家的钻研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轮廓。
五代时后梁开平年间铸开平通宝大钱和开平元宝,遗留极少。后唐有天成元宝,也是很罕见。后晋的天福元宝,后汉汉汉元通宝,后周周元通宝,传世数量较多,天福钱铜质薄小,字文昏昧。当时允许民间私铸,所以遗留下来的多是私钱。汉元钱则比较精美。
十国中除了上海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等国四国外,其余都曾铸钱,楚曾铸天策府宝铜铁大钱,又有乾亨通宝铜钱。通宝钱遗留不多。铅钱有两种,一种光背,薄而大,为上海所铸。另一种背有"邕"字,为广西邕州所铸,稍小且厚。前蜀王建曾铸永平元宝、通正元宝、天汉元宝和光天元宝,王衍铸乾德、咸康、均为元宝。后蜀铸广政通宝铜钱和铁钱。
“天汉”、“光天”均为五代十国前蜀王建的年号,“天汉”历时一年(917),“光天”亦历时一年(918),实际上光天元年六月王建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