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国画

玉鎏金珐琅凤印的鉴定方法是什么

  • 发布时间:2017-11-18 10:30:30,加入时间:2017年05月22日(距今2929天)
  • 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国际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北京雅臻艺术品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文总监,手机:18520463388 电话:18500868789

无论是在历代收藏中,还是在当今艺术品市场上,珐琅器向来都被视为贵重之器,备受珍爱,所以收藏价值与日俱增。

近日,一尊来自中国的清铜鎏金佛像现身德国巴伐利亚州(Bayern)肯普滕市(Kempten)的库尔灵拍卖行(Kühling)。这尊佛像吸引了来自英国、意大利以及中国的藏家,终,这尊起拍价仅为100欧元(约合人民币823.72元)的佛像被一名中国买家以23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89.46万元)的高价拍得。

目前市场流通量多的是清代佛像,虽然价格不如明代佛像,因明代佛像佛像存世量很少。故价格较高,相对于清代佛像市场相对比较平稳,时而有高价佛像拍出。一座清乾隆时期的“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身价被拍卖定格在了110万元,让人惊叹不已。

玉鎏金珐琅凤印拍卖评估收购,咨询电话:(吴经理)

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齐,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关于金剂的记载,初见于东汉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而关于鎏金技术的记载,早见于梁代。《本草纲目·水银条》引梁代陶弘景的话说: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这个记载比鎏金器物的出现晚了约八个世纪。

鎏金是中国一项传统的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总结创造的工艺。中国的鎏金技术始于战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

玉鎏金珐琅凤印近几年成交记录:

清雍正白釉模印凤穿花纹高足---成交价:7053万     成交日期:

汶洋銮凤钮腰圆章成交价:5795万     成交日期:

清雍正白釉模印凤穿花纹高足---成交价:7972万     成交日期:

清雍正白釉模印凤穿花纹高足---成交价:6985万     成交日期:

王剑2013年作凤印香肌·---成交价:2547万     成交日期:

清雍正仿影青釉模印凤穿花纹---成交价:1544万     成交日期:

姚仲达芙蓉石凤钮椭圆章成交价:1642万     成交日期:

玉鎏金珐琅凤印收购交易哪权威,咨询电话:(吴经理)

从已出土的文物证实,在战国时期古人已掌握了鎏金技术。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楚大官糟钟”来看,它的鎏金技术已相当的成熟。鎏金技术不是一下子就容易掌握的,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通过开创研究、不断探索总结才创造出了这项工艺。从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鼎”来看,造型有战国早期的风格特征,该墓出土的鎏金铜带钩等也为战国早期的器物。所以,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鎏金工艺初始时间应定于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

到了汉代,《汉书》“外戚传”记载“……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切皆铜沓(昌)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缸……”广州茂陵一号从葬坑出土的鎏金竹节熏炉,炉盖外侧及圈足均刻有与“外戚传”大致相同的铭文。铭文中“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卢(炉)一具。”这两个可看出称谓基本一致。只是“黄金涂”与“金黄涂”之差。

唐代称镀金。《唐六典》中称金有十四种,即销金、拍金、镀金、披金……另见《唐摭言·矛盾》:“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鎏金一词出现较晚,就目前所知,鎏字早见宋·丁度等人修定的《集韵》中,“美金谓之鎏”。现在的传统修复中“火镀金”也称“鎏金”与“黄金涂”、“金黄涂”,只是称谓上不同,工艺则是一致的。

==============================================================

如果您手里有藏品打算出手,可以尽快联系我,帮你藏品鉴定 私下洽购 高价收购 估价  拍卖欢迎来电咨询
广州溯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市场部:吴经理   电话:

(主要负责藏品交接,征集,洽谈合作)

号:关注了解上拍流程,私下流程,现金收购流程)

===============================================================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