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2017清代瓷胎画珐琅拍卖
了解更多清代瓷胎画珐琅鉴定方法、市场行情,请联系艺术品经纪人:刘总
瓷胎画珐琅
1、简介
瓷胎画珐琅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很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彩瓷器。从康熙的色浓庄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时的精密繁复的雍荣华贵,使珐琅,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集中西风韵于一身,画尽了皇家身份的高贵与荣华。乾隆珐琅彩瓷是清代康,雍,乾三代珐琅彩瓷中最为精美的巅峰之作。
2、鉴定方法
一、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二、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
三、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凸出的情况。
六、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
七、款识。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
3、市场分析
目前世界上存世的清代宫廷珐琅彩瓷器约500件左右,其中400件左右为原藏贮于北京紫禁城内乾清宫端凝殿北小库内,乾隆三年九月开始对这批珐琅彩瓷器配制楠木匣,定级书写名称于匣盖上贮藏保管。此后历朝皇帝鲜有动用。这400余件瓷器南迁至台湾。现珐琅彩瓷器大部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仅收藏约数十件,这些为数不多的珐琅彩瓷器因散陈于各殿,没有跟随文物南迁遂得以保留。还有些属于原古物陈列所所藏,以及没收溥仪带出宫的文物。同时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解放后也征集了一些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器皿。虽然数量不及台北故宫,但珐琅彩瓷器的品质可谓每件精彩。其它仅少量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等,以及其它零散收藏。
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喜鹊报喜。
珊瑚地深浮雕珐琅彩“喜上眉梢”直颈瓶
口径:4cm 底径:7.8cm 高:30.3cm
起拍/展览价: SGD
拍卖/展览地点: 新加坡劳伦斯
此件藏品,口径:4cm 底径:7.8cm 高:30.3cm; 颈部修长,造型秀美,以珊瑚红为地,色彩红艳绚丽,富丽堂皇。瓶身采用深浮雕技法,以珐琅彩料上色,形成喜鹊傲立花丛图景,一派生机盎然之景,底署“雍正御制”,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