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陈达农先生在泉界的知名地位,因此,其披露的咸丰元宝当五百(还有当千)大钱,即被泉界诸名家公认为事实。而事实上,从宝苏局的铸钱历史来看,其铸五百、千大钱应该是具有可信度的,加上当时所见实物的佐证,确认无需多疑。后又有马定祥先生说“曾在湖州见咸丰宝苏当五百,为仅见之物。”宝苏局——指清代江苏省铸钱局。其始于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题准的江宁府(今上海市)局“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增设江苏省局”六十一年冬,因各省只准一局铸钱而停废了江宁府局。
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改江苏省局为宝苏局,局址位于苏州。1999年,上海施志民获悉苏北淮阴出现宝苏局咸丰元宝当千大钱一枚,立即连夜包车前往,发现确为一枚咸丰元宝当千试铸真品。后笔者特地去沪拜见施主,并观赏该宝苏局当千大真品。今又被宝苏藏家汪洋先生花巨资移得,顺利的回到了江苏,该钱为黄铜质,阔边大样,钱文楷书,文字与宝苏当百文字一致,当五百大钱又与当五十文字相近,与其他宝苏局咸丰一脉相通,“宝”为缶宝,稳重端庄令人赏心悦目。
丰元宝宝苏当千交易来,丰元宝宝苏当千收购价是多少钱
为了搞清该钱的背景,我又来到介绍该钱成交的介绍人处。该钱由马传德、徐渊发表于2002年第2期《中国钱币》,题为《咸丰出谱大钱三珍》,阅后很激动,但与我了解到的尺寸及重量有所不同。实际上在苏北淮阴郊县涟水县一农家中,还有一枚宝苏当千铅母钱(与铜品宝苏当千同时发现)。2002年的一个星期天,我驾车前往该泉处,见该钱与施兄的一枚大小,穿径全部一致,重量比铜品重5克左右,一见即开门见山之真品。
经双方协商,易得该铅母钱。该钱径6.61厘米,穿径1.2厘米,重量86克(如图)。该钱从字体到钱型都不失宝苏局咸丰大钱风格,特别是和宝苏当百撇咸基本相同。该钱照片曾寄湖州陈达农先生,陈老回信:“时至今天,皇天不负用心人,你们在淮阴地区发现了两品出谱的当千。据说戴葆庭曾在南通得见两品当千,惜未能获致。
丰元宝宝苏当千近几年成交记录:
咸丰宝宝泉当千呈样钱成交价:372万 成交日期:
北宋淳化宝·供养金钱成交价:481万 成交日期:
北宋淳化宝·供养金钱成交价:483万 成交日期:
咸丰宝宝苏当千成交价:232万 成交日期:
清·咸丰宝背宝苏当百铜钱-----成交价:196万 成交日期:
咸丰宝宝河-成交价:217万 成交日期:
上海光绪宝黄铜十文样币成交价:389万 成交日期:
哪里有鉴定丰元宝宝苏当千的地方,丰元宝宝苏当千收购价值怎么体现
这样看来,我也同意你所说,可能铸自宝苏分局清江浦。至于文字、形制、尺寸、轻重、神韵等,由图片一望而知,其为真品无疑。得此值得恭贺,并证实了宝苏局除小平、当五、当十、当五十、当五百枚成套外,尚有当二十、当三十、当五百、当千共九等之多。还望多多耐心,将来补上当五百,得了合璧,当不快乐一世、名震泉界乎?”
1995年我和苏州邹志谅出版《宝苏局钱币》一书中,我们并不排除宝苏局曾试铸咸丰当千大钱之样钱的可能性,而这枚咸丰元宝宝苏当千试铸母钱珍品的发现,是咸丰五年宝苏分局清江浦所铸,可证实戴葆庭先生昔时之言不虚。该钱的发现,增补了宝苏局咸丰大钱的实物见证及史料的新发现。当千钱有铜质及铅质样钱,存世2枚。
关于铅质钱,从文字来看有雕刻痕迹,特别是“元”和“丰”头处,刀刻痕迹尤为明显。著名钱币学家马定祥先生的《太平天国钱币》一书中,对于太平天国祖钱与样钱曾提到:“……于此钱之母钱与子钱均迄未见。故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仅有的似祖钱形式雕出的样钱,以呈当局审定。由于文字歪斜,款式不够规整,终未采用。”本人对该钱暂定为铅母,也有人可认为是雕母,待泉家共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