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管理及保证人工呼吸机良好运转是危象护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护士使用时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呼吸通气模式,有利于患者呼吸肌的恢复和顺利撤机。
加强呼吸道湿化 呼吸道的湿化可以降低肺部感染机率,避免痰痂形成而堵塞气道。应用呼吸机期间持续用蒸馏水加温湿化,近端气道温度保持33℃~35℃。应用生理盐水和糜蛋白酶4000U雾化吸入或者气管内滴药。
把握吸痰指征、定时吸痰 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因呼吸肌麻痹、咳嗽无力以及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致腺体分泌物大量储集于呼吸道。若不能及时吸痰,则痰液可阻塞气道,致使气体交换障碍。所以及时有效的吸痰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吸痰时要应用正确的吸痰方法,吸痰管尽可能深插,以便于吸尽深部的痰液;不要反复提插,以免损伤气管黏膜。每次吸痰前应加大吸氧浓度。鼓励患者咳嗽,配合翻身拍背,体位引流,促进痰液排出。
防止套管内异物和套管脱落 气管切开后需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向气囊内注入3~5ml空气以封闭气管与套管之间的空隙,气囊要定时放气,每4h放气1次,每次3~5min,以防止因充气时间过长,压迫气管黏膜,发生循环障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控制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诱发肌无力危象的常见原因,因此,选择有效的广谱抗生素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并根据痰培养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
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联系,校车免费接送
联系人:陈老师
咨询电话:
QQ: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山洞路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