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器专题陈列在国内博物馆中尚属首创。”马未都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长期关注古代金器的收藏,已有藏品几百件。这似乎证明了藏家乃至民营博物馆对中国古代金器收藏的喜爱与认可之情。
南宋的黄金不是直接参与商业交易的媒介,人们用金是要先兑换成铜钱(南宋中后期,一两白银约等于2400个铜钱,一两黄金约等24000个铜钱),然后才能实施交易行为。尽管如此,此件文物在湖州宋墓,而且同时二件,至少可以说明黄金在南宋湖州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具有货币形态的特殊商品,从而也证实湖州农业、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繁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此件珍贵文物的彰显了南宋湖州的灿烂文明,它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南宋金箔在哪里有收购,南宋金箔是怎么鉴定的
金箔又称金叶子,整块金箔片对折叠成长方形,正中打有“韩四郎”、“十足金”印记,四角靠边各打印“霸头里角”单行直书戳记。金箔上的铭文“霸头里角”是南宋京城临安的街名,位于今上海羊霸头附近;“韩四郎”是金银铺或金银匠名,“十足金”显示黄金成色。这是南宋时期的有价货币。
古代《千字文》曾言,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即在古代,金玉是一家,都是古代王权贵族才可独享的宝物。和世界各族人民都热爱黄金文化一样,古代先民都具有黄金崇拜心理,古人认为金灿灿的黄金是太阳崇拜的好替代物,象征着光明、财富,古代金器则因为稀有而备受藏家青睐。尤其是一些高古时期的黄金图腾,文化内涵极为深厚。
自古以来,黄金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都是部落首领、王者将相权力的象征,做成权杖或者图腾来使用,如四川三星堆文化的金权杖、金面具、成都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箔,大都用作祭祀用品,等级极高。到了后期才做成金饼等,在皇室内部作为财富流通,现在更是成为国家财富的象征,古代金器在战汉时代也大都出自王族专享,非一般人所能拥有,即使是在唐宋辽时期,也是王公贵族的爱物。唐代以法门寺地宫和何家村窖藏的金器,尽展了大唐帝国的风范,堪称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黄金文化一路走来,它流光溢彩的背后浓缩着古代先民久远而又清晰的文化脉络。
“中国古代金器不仅承载了巧夺天工的技艺,还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自人类文明形成以来,黄金就成为世界共同的文化标准。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都有震烁古今的黄金作品出现。”京城资深收藏家、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会理事杜平谈道,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没有经历文化断层,且延续至今的国家,其文明的独特性、丰富性、深刻性为世界共识。
藏界顶端的“小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