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图/平面图(3D建模技术)
√高端画册(精美,有图有真相)
√概念规划设计文本(前瞻性)
√节能评估报告(专家评审,案例多,经验丰富)
√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立项、批地、申请银行贷款、政府补贴)
√资金申请报告(申请专项资金)
√商业计划书(融资或者企业自用)
√招投标书(中标率高,价格低)
咨询热线:、或 QQ: 胡老师
稻田混养,温室鳖变身野生鳖
在浦口区永宁街道青山社区,种植大户赵学山正在悄悄进行一次混养试验:他从自己种植的1000亩水稻田里,选出80亩地,在四周围上了一圈高约50厘米的防逃板,稻田里按比例放入了一批甲鱼。
甲鱼苗从马鞍山购进,2个月前放入时每只净重8两左右。“每亩放50只,一共放了4000只甲鱼苗,每只30元左右。”赵学山说。
这些原本长在温室内的甲鱼苗,在稻田里生长了2个月,长势如何?9月底,金兰企划十年经验来到这片稻田探访,稻秧已经泛黄,沟渠内水深仍有1米多。只见一名工人跳入沟渠,在水草内摸索片刻,便捕获了一只爪子锐利、浑身淡青色的甲鱼。
赵学山掂量着甲鱼说,“这只甲鱼估计在1斤重左右,由于平时不喂饲料,增重不是太多,但完全生长在纯野生环境,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野生甲鱼,品质好,市场受欢迎,这样的甲鱼卖到市场每斤起码60元。”
金兰企划十年经验获悉,稻田、甲鱼共作的好处是绿色生态,甲鱼在稻田里面抓虫为食,其粪便可就地作为水稻的有机肥,水稻肥料投入减少,稻子产量几乎没有下降,又多了一笔甲鱼的收入——据赵学山测算,每亩地除去防逃板、开挖沟渠等成本,再减去甲鱼损失,每亩地一年可以增收约1500元。
“稻虾黄鳝共作”,亩均效益翻番
相比今年刚开始尝试稻田甲鱼共作的赵学山,永宁街道友联社区的许乃兵从去年就开始尝试“稻虾黄鳝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