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里红瓷的历史釉里红系创烧于六百三十多年前的元末,流行于明初。由于釉里红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的缘故,至明中期后便逐渐消失了。在雍正、乾隆期间,又推出了青花釉里红。所谓青花釉里红,是将青、红两种釉下彩绘于同一器物上的装饰。在透明釉的覆盖下,经高温煅烧而成。改变了以前只绘一色之单调。青红两色互相衬托,显得分外娇娆,令人赏心悦目。清康熙年间又烧制成功了失传已久的釉里红,其呈色较为稳定。到雍正期间,色调鲜红的釉里红,显色稳定精美;所绘制的图案,烧制后线条清晰,可谓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青花釉里红瓷的工艺青花釉里红,即青花与釉里红两种釉下彩合二为一。
瓷奇葩——釉里红玉壶春瓶
元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元代的钧窑、磁州窑、霍窑、龙泉窑、德化窑等主要窑场.
釉里红瓷器有三种不同的装饰方法:一是釉里红线绘,即在瓷胎上用线条描绘各种不同的图案花纹,这是釉里红瓷器最主要的装饰方法,但由于高温铜红烧成条件比较严格,往往会产生非红的现象,就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烧制釉里红的成熟期,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所以,细线条描绘图案花纹的釉里红瓷器烧成比较困难。二是釉里红拔白,其方法或在白胎上留出所需之图案花纹部位,或在该部位上刻划出图案花纹,用铜红料涂抹其他空余之地,烧成后图案花纹即在周围红色之中以胎釉之本色显现出来。三是釉里红图绘,以铜红料成片、成块地涂绘成一定的图案花纹。釉里红拔白及釉里红涂绘这两种方法都能减少线绘容易产生的非红现象,从推理上说,它们似应早于线绘的普遍使用。
釉里红瓷器在元代属首创阶段,纹饰比较简单,不像青花纹饰那样繁密细致。题材相应减少,不及青花题材那样丰富多样。铜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因此,元代釉里红瓷器无淡彩,只有一个比较浓的色阶,并且纹饰线条常见晕散。铜彩料在烧成过程中十分敏感,窑室气氛少有变化,便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釉里红烧成难度大,元代景德镇尚不能十分熟练地掌握这种技术,因此色彩纯正的釉里红瓷器流传下来的就更少了,但也不乏成功之作。
1969年在山东省济南市大观园出土了一件元代釉里红玉壶春瓶。这是釉里红在济南市首次出土,在山东省来说,也十分罕见,现珍藏于济南市博物馆。瓶高23.4厘米,口径7厘米,撇口、长颈、垂腹,圈足。胎体坚硬,釉面莹润,器身饰有釉下彩的淡红色折枝花纹,并绘旋蚊7周。色泽悦目安静,娇而不艳,纹饰雅致匀净,秀美清晰,笔意准确,构图严谨,布局规则,富有节奏。此瓶造型端庄优美,古朴典雅,制作精细,令人叹为观止,实属当今罕见的元代釉里红瓷精品,弥足珍贵。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春壶,是一种撇口、细颈、垂腹、圈足,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度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现代,成为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物。
近两年部分港澳过亿成交记录!
1、2012年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2亿成交
2、2011年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6.8亿成交
3、2011年明初期 九龙纹大缸8.97亿成交
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人们手中可操作的“闲钱”也逐渐增加?良好的“闲钱”投资可以带来更好的收益,那“闲钱”投向哪儿呢?答案是:投资真正的古玩、文物艺术品。但有人说,古玩、文物赝品泛滥,骗局不可胜数,怎么敢花钱去玩?怎么敢去投资古玩、文物产业?其实,多年来,哪一个领域没有欺诈?是的,假冒伪劣充斥在咱们的经济生活之中。但关键还是在于要有火眼金睛,要善于审时度势,要瞧准时机,明确投资方向!
原因在于三十多年来,古玩、文物艺术品产业(拍卖公司、古玩城、古玩市场、古玩商铺和古玩地摊等)是伴随着房地产业畸形而飞速发展起来的,现在房地产业泡沫化即将破裂化解,古玩、文物艺术品市场也必然重新洗牌!
从商品学上说,笔者强调“投资古玩、文物艺术品不仅是正道,而且正当时”是由古玩、文物艺术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性决定的。古玩、文物艺术品的历史性、文化性、工艺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保值、升值的商品特性。其他的商品在消费的过程中,随着其使用价值的减少或丧失,其价值就会减少或完全丧失。而古玩、文物艺术品,只要保存完好,其价值就会得到保持,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升值。
从商品经济产生以来,古玩、文物艺术品从来就是一种保值品和增值品,其抗跌性、低风险性和高回报率是其他合法投资对象望尘莫及的。收藏古玩、文物艺术品,远远超过任何投资理财的收益,比保存金银和珠宝更为可靠,历来被有识之士视为良好的不动产积蓄。既是财富的保存和享用,也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内乃至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金融大鳄和亿万富豪都是古玩、文物艺术品的收藏者,就是明证。
以收藏古代陶瓷为例:古陶瓷因其久远、名贵、稀少和不可再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值钱,这是不争的事实。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1989年拍出的乾隆豆彩罐比14年前的价格上扬了55倍。2000年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拍出的“清乾隆粉彩如意尊”落槌价为3000万港元,而1979年苏富比(微博)拍卖这件东西的时候,落槌价仅为50万港元,21年的时间,同一件投资品增值60倍。
总之,投资渠道多如牛毛,收藏文物是正道,市场正在洗牌中,投资古玩正当时。
——————————————————————————————————
——————————————————————————————————
古玩鉴定交易联系人:陈先生(市场部总监)
古玩鉴定交易请咨询:(电话//)
《文化说事,明白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