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四年(1675年)又在福州铸就“裕民通宝”背文“浙”、“一钱”的新钱币。康熙十五年(1676年)8月进攻浙江舟山前夕,耿精忠部将投清,耿被困福州城中,后被迫出城投降,在清朝廷平定“三藩”之乱后被正法。
“裕民通宝”钱从康熙十三年先铸造,康熙十五年清军攻克福州后停铸。所铸制的“裕民通宝”钱,在其时为一种权银钱,如钱背铸有“一分”、“一钱”字样,这批注是对银作价,即每枚可兑换一分银、一钱银。这些铜钱在平定“三藩”之乱后被朝廷视作逆钱(也称伪号钱),被查禁并大量收缴、销毁。
裕民通宝专业的私下交易公司,裕民通宝收购价值多少钱
本公司近几年对裕民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三藩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价格:RMB日期:
明、三藩天启通宝背十星、裕----价格:RMB日期:
清代“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一----价格:RMB日期:
清·靖南王耿精忠“裕民通宝----价格:RMB日期:
天啓、裕民通宝7枚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裕民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三藩天启通宝背十星、裕----价格:RMB日期:
南明“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价格:RMB日期:
明代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价格:RMB日期:
三藩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价格:RMB日期:
裕民通宝·背壹钱价格:RMB日期:
裕民钱铸造时间短暂,前后不及两年,铸数不多,再加上清廷大量销毁,流传至今的实物已不多见了。其存世数量大大少于吴三桂吴世番祖孙铸造的“利用通宝”、“昭武通宝”和“洪化通宝”三种钱币。
清初“三藩”手握重兵,势力日益强大。清朝廷害怕藩王权势过大,形成割据势力,康熙十二年(1673年)颁布撤藩令。当年11月藩王吴三桂首先发动叛乱,第二年正月耿精忠在福州也相继起兵,自称兵马大将军,统兵三路向清军发起进攻。攻占江西后,因粮饷不足,耿精忠即在福州耿王庄鼓铸“裕民通宝”铜钱,分光背钱、背一分当二钱、背一钱当十钱。
裕民通宝“浙一钱”通径3.78厘米,穿径0.9厘米,重14.6克,黄铜质,有传世黄黑色包浆,钱文书体清晰。该钱为清康熙年间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反清举事时所铸。
光背和折二背“一分”现在的价钱在1万~2万RMB,折五背“一钱”价钱为20万RMB,折五背“浙一钱”现在价钱为100万RMB。钱的珍藏价值不大,可是折五型颇具珍藏价值。
笔者拜读了贵报今年2月19日9版“藏品”栏目周宏远先生的《靖南王与裕民通宝》一文,深有感伤。本人的藏品中有一枚“裕民通宝”背文“浙一钱”大钱,现就此钱团结历史配景,浅陋陈述,以飨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