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显示,砚台又称研,是一种研墨的工具,它是伴随笔墨发展起来的,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由于汉代人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随后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木胎漆砂砚等;六朝至隋朝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
另外,砚的功能发生变化,古砚以实用为上,新砚则主要供人欣赏与收藏。新砚不仅继承了古砚的式样,而且又使雕刻艺术深化发展。雕砚家在追求“新”“奇”“美”的过程中,利用砚石的自身结构、形状、石品花纹等特点,“以石构图,因材施艺,以色取巧”,突出自然神韵,制作出的砚台也因此受到藏砚家的喜爱。
博山淄石砚台一般的收购价格,博山淄石砚台私下交易-价格是多少
本公司近几年对博山淄石砚台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黑白玉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雍正朱漆暗刻填金「石砚赋----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御铭夔龙纹松花石砚----价格:RMB日期:
紫檀黑漆描金花卉纹砚台盒------价格:RMB日期:
清石鼓砚一套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博山淄石砚台市场成交的价格:
紫檀黑漆描金花卉纹砚台盒------价格:RMB日期:
清石鼓砚一套价格:RMB日期:
清光绪红洋彩开光碗价格:RMB日期:
东汉浮雕石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早期高凤翰款端石砚台价格:RMB日期:
从文中的图表中来看,天价成交的名砚大多出自四大名砚,且雕工不凡、人文价值蕴含丰富者。另外,清朝的松花石砚也屡屡拍出高价,这和它的历史缘故不无关系。石材松花石产自我国东北长白山区,松花石砚早出现在明代中后期,推重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帝对松花石砚十分欣赏,康熙帝还封其为“御砚”,宫廷使用,因此存世量稀少,这就大大增加了清朝松花砚的收藏价值。
砚台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漫漫历史长河中,它既被古代文人骚客们当做重要的良师益友,也被众多收藏家们捧为极具内涵的艺术珍品。一方佳砚,多集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为一身。
一方好砚台,往往会引来无数文人殚精竭虑为之题铭,或讲述砚台得来经历,或记录创作过程,或赞美砚台材质、造型,或撰写人生格言,传递给家族后人,其优美的书法刻在砚石上,更显金石气。总之,一方砚台上的铭文,可以直接决定它的市场价值。目前市场上价格高的几方砚台,都同历代名人息息相关。如目前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格高的两方砚台,都是由乾隆御制和御题诗的,分别拍到了1400万元和973万元。百万元级别的砚台,要么是清代皇家御制,要么是有纪晓岚、吴昌硕、朱彝尊等名人的题铭。
砚台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与笔、墨、纸并列为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由于其质地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黄海涛介绍,砚台由古时研磨器发展而来,古代岩壁画和彩陶画等遗迹或遗存物上的颜料,都来自研磨器的加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在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砚台一直都是具观赏及收藏价值的文房器物,除颇具实用功能外,它更是古代文人的赏玩之物。古老的砚台见证了数千年文明传承,一部砚史记载的正是华夏文化的辉煌。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砚台浓缩了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砚台的文化含量和经济价值都不言而喻。如今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