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文章写道,1408年,朱棣欲铸造寓意“大明江山永远欢乐”的“永乐通宝”,命前朝大臣练子宁书写钱文,练子宁却说“永乐难写”,结果被割掉舌头,凌迟处死,且祸及全族,被杀竟达百余人。但我查了一下史书,练子宁因反对朱棣,此前数年即被杀害,并非因拒绝书写“永乐通宝”钱文而死。
再如1930年入田整三对日本48处所发掘的铜钱的统计,总数有554714枚,中国钱占99.8%,其中永乐通宝有29225枚。我集存的几十枚永乐通宝当初来历不同,但记得原藏家皆说出自印度尼西亚。因永乐通宝大多于热带近水地区,不乏生有绿锈者,令古钱爱好者非常喜欢。
永乐通宝背三钱收购价格快速成交现金交易,哪里永乐通宝背三钱私下交易的价格高
本公司近几年对永乐通宝背三钱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永乐通宝”母钱价格:RMB日期:
明·永乐通宝银钱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价格:RMB日期:
清末广东机制压胜钱四枚:“----价格:RMB日期:
明·永乐通宝银钱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永乐通宝背三钱市场成交的价格:
永乐通宝背三钱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作为国际贸易硬通货的一个旁证,是古代日本、安南(今越南)都仿铸过此钱。日本的丰臣秀吉曾用金、银、铜仿制过一批,分为打制和铸造两种。在日本影视作品中,亦可见织田信长的战旗上印有永乐通宝。日本所铸永乐通宝,钱背有“治”“木”等字,但我在中国和日本都未曾见过,询之几位资深藏家,答曰也没见过,可见存世甚少。安南所铸永乐通宝尚能寻到,都是轻薄的“水漂钱”。
这一态势,带来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那就是,随着地珍窖宝的不断现世,已经给相当多的公立博物馆馆藏品质量和数量带来严重冲击。一些博物馆过去视为珍宝甚至镇馆之宝的藏品,因民间已见复品或者更为显贵之品,而尴尬万分。其中,如本文所说之永乐三钱,一个小小事例,可说明其问题不小,以上海博物馆之名气品牌,藏珍无数,然其馆藏明代珍泉永乐通宝背三钱仍然乃数十年前获之残品,面对民间完整的不止一品之永乐三钱真品,其馆藏残品与其品牌和地位已经相差何止万里。再如湖南省博物馆,其中馆藏太平天国钱币为其知名度构成之一个重要因素。
然,在时下的社会经济背景下,这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壮观无偿捐赠局面,已经不可能重演,在改革开放的变革推动下,财富观念早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人们意识到了拥有文博藏品就是拥有财富,而财富是提高生活质量,养育儿女的基本条件。因此,藏品或与货币交换,或为财富传家之宝,便成人们的普遍选择。君不见,进入本世纪,古钱币大师马定祥先生之藏,其不正是屡屡上拍,变换货币而非捐赠吗?!
近十几年来文物部门多次对西沙群岛进行水下考古,发现有些永乐通宝全为麻绳串连,没有磨损痕迹,应为官府库钱,可证此钱主要用于外贸和赏赐。再如1930年入田整三对日本48处所发掘的铜钱的统计,总数有554714枚,中国钱占99.8%,其中永乐通宝有29225枚。我集存的几十枚永乐通宝当初来历不同,但记得原藏家皆说出自印度尼西亚。因永乐通宝大多于热带近水地区,不乏生有绿锈者,令古钱爱好者非常喜欢。
永乐通宝虽然版式不多,但有一种永乐通宝背三钱,在钱币收藏史上非常值得一提。故事的主人公是民国时期苏州著名钱币收藏家王荫嘉。那是过年前的一天,苏州一位老收藏家慕王荫嘉之名,手持一枚缺了一角的永乐通宝背三钱求售。老人说,年关将至,急需用度,如果不是万般无奈,是绝不会割让这件家传之宝的,并开口索价五百银元。王荫嘉家境并不富足,即使倾其所有,仍不能凑齐卖家之数,但面对如此珍泉,他实在不忍心放弃,于是让太太去姐妹家中相借,共凑够十封银包(每封五十银元),终将这枚缺角古钱收归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