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是学校历史陈列馆、展览馆或博物馆的概称。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在建立不同规模的校史馆,以充分展现本校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校史馆建设不是普通的建筑物修建,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工作成果的积累和更新过程。一般来说,校史馆建设分如下三个步骤:
(一)校史的确定和征集
1. 历史本身是一个庄重严肃的过程,校史的确定应尊重历史,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把校史确定标准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结合。
2. 在坚持校史确定的原则下,校史征集是一项基础、艰巨而又长期的工作。系统全面地收集学校各方面历年来的大量信息,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是建立校史馆的前提。
(二)校史的陈列
征集到的所有校史,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实物等,都应集中妥善地保存起来。学校应成立专门机构对校史进行分类存储。对于能够反映学校历史、体现学校特色、弘扬学校精神的代表性校史,还应布展展出。目前很多学校都设置了临时场地或永久的校史馆对校史进行陈列展览。突出个性,显示特色,避免雷同是建设校史馆所需注意的基本原则。
(三)校史书籍的编撰
如同图片离不开文字说明,校史馆的建设同样离不开校史书籍的衬托。有些无法通过布展表现的内容可以从校史书籍中补充体现出来,校史书籍可以更详细系统地对校史进行说明。校史编撰,不仅丰富了档案馆馆藏,其成果还可为中国教育史增添新篇章。
校史书籍的编撰必须以真实可靠的档案材料为基础,通过对征集到的大量校史信息进行科学的总结和评价,描绘出历史原貌,再现过去。编撰校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校史的研究,向全校师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活动,从而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