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4年正月,靖南王耿靖忠正式在福州起兵,响应吴三桂。耿精忠为明降将耿仲明之孙,袭爵靖南王,镇守福建,驻军福州。耿精忠叛清后扣押清廷福建总督洪承谟,自称兵马大将军。《福州地方志》记载,当时因军饷匮乏,耿精忠即下令于福州靖南王府(今福州王庄一带)内设炉鼓铸“裕民通宝”钱。清人江日升《台湾外纪》亦谓:耿精忠以户曹主事林亦善兼管钱法司,铸“裕民通宝”,有一文一分、一文一钱者,一文一两者,数两者,且有十两者。以充兵用,不遵用者斩。
康熙十四年(1675年)又在福州铸就“裕民通宝”背文“浙”、“一钱”的新钱币。康熙十五年(1676年)8月进攻浙江舟山前夕,耿精忠部将投清,耿被困福州城中,后被迫出城投降,在清朝廷平定“三藩”之乱后被处死。
该怎么定裕民通宝收购价格现金交易,私下交易裕民通宝一价格哪里高
本公司近几年对裕民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代“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一----价格:RMB日期:
南明“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价格:RMB日期:
南明“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价格:RMB日期:
三藩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价格:RMB日期:
清·靖南王耿精忠“裕民通宝----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裕民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代初期靖南王耿精忠“裕民----价格:RMB日期:
南明“裕民通宝”背“浙一钱----价格:RMB日期:
明、三藩天启通宝背十星、裕----价格:RMB日期:
清代初期靖南王耿精忠“裕民----价格:RMB日期:
裕民通宝·背壹钱价格:RMB日期:
存世还有一种背面穿左右分别“浙·一钱”字样的“裕民通宝”钱,据说是耿精忠准备攻取浙江时流通使用的钱币。据史载,耿精忠策应吴三桂起兵反清,曾兵分三路进攻浙江、江西。东路由总兵曾养性率领,攻打浙江之温、台、处三州,连“陷乐清、天台、仙居、嵊县”。西路由总兵白显忠率领,攻打江西,攻占广信、建昌和饶州。中路由都统马九玉率兵出仙霞关,“陷江山、平阳”,进攻浙江之金华、衢州。裕民通宝背“浙·一钱”者应铸于此时,因起兵仓促,鼓铸无多,且旋告败北,所以如今已较罕见。
据笔者观察推断,裕民背“浙·一钱”可能铸于浙江境内,因为在福州乃至福建境内不容易见到,听说在福建浙江边境靠浙江一侧有多次发现。因裕民背“浙·一钱”钱为罕见的珍稀币种,历来多有。近年伪铸品更多,造假手法日益高明,不少真品几可乱真,令人防不胜防,应该引起钱币集于藏爱好者的充分重视,近还发现一种背穿上“通”字“裕民通宝”钱,钱径小,重量轻,可能为安南钱或民间私铸币。至于前文《台湾外纪》所谓裕民钱还有“一文一两者,数两者,且有十两者”,迄今未见真品实物,恐属因事败未及鼓铸,或记载有误。
光背和折二背“一分”现在的价钱在1万~2万RMB,折五背“一钱”价钱为20万RMB,折五背“浙一钱”现在价钱为100万RMB。钱的珍藏价值不大,可是折五型颇具珍藏价值。
裕民通宝“浙一钱”通径3.78厘米,穿径0.9厘米,重14.6克,黄铜质,有传世黄黑色包浆,钱文书体清晰。该钱为清康熙年间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反清举事时所铸。
据记载,耿精忠(1644—1682年,中国清朝靖南王,为三藩之乱的参与者之一)叛据闽中时,铸裕民通宝钱。
该钱按照判别分为,光背,折二背右“一分”,折十背左右“壹钱”,背左右“浙一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