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见证粮票变迁
除了“文革粮票”之外,蒋俊还带来了一套“粮票”。
这套“粮票”从1957年发行,截止2000年结束,共计9个版本、170多种粮票,包括“粮定额支票”、“价购粮票”、“供给粮票”、“粮票”4个类别。
面粉票主图为长城,票面为蓝色,均由财政部监制,背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的印章,带五角星水印和荧光防伪标记。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假票,于1999年12月停止使用。
2000年,国家粮食局印制发行了新款粮票,票名为“国家粮食局粮票”,全套56枚,分A、B、C、D、E、F、G七种版别,每种版别8枚,分大米、面粉两种票面,每种票面面额各分为500千克、250千克、50千克、25千克4种。
粮票怎么交易成交,粮票快速收购到哪里
本公司近几年对军用粮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1948年东北粮食总局前方----价格:RMB日期: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价格:RMB日期:
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价格:RMB日期:
粮票、油票样本册一组六册------价格:RMB日期:
1971年广东番禺县旱粮票----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军用粮票市场成交的价格:
粮票、油票样本册一组六册------价格:RMB日期:
粮票、油票样本册一组六册------价格:RMB日期: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价格:RMB日期:
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价格:RMB日期:
2000年国家粮食局粮----价格:RMB日期: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政治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全社会的粮食供给也逐渐放开,由严格的计划供应逐步变为市场供应,粮票也随之逐步退出流通。国家对的粮食供给也做了调整,取消了价购粮及粗粮供应,其它仍按计划凭票凭证供应。
在使用过程中,实用票全部加盖由国家粮食局统一设计的使用印记,然后逐级上缴到国家粮食局统一结算并保管,每种票只使用一次,无重复使用现象;该套粮票不仅是新中国粮票的关门票,而且也是我国粮票发行史上的后一套票,具有较高的收藏、鉴赏和史料价值。
在时期和时期,我军曾发行过非常时期的借谷票、米票、粮券等。解放战争,在全国许多战场,由野战各自发行使用的粮票证券可算是我军早期的粮、料票。
建国后,1951年由人民财政部印制“支粮证”,即行军粮票,是建国后早的粮票。此后,从1957年至2000年,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和国家粮食局先后9次印刷、发行过不同版面的军粮票。其中,1957年和1958年,粮食部正式印制发行“粮定额支票”,品种有面粉、大米、粗粮、马料四种,面额分别为50斤、100斤、1000斤、5000斤,票面有编号,是领粮、领料的凭证。为了方便领薪金的军官和在编职工购粮,1960年又印制了“价购粮票”。现行的粮票,是2000年由财政部监制、国家粮食局印制发行的。
收藏市场上行情较为看好的主要是那些发行年代较早(新中国成立前后发行)、存世量较少的粮票。如:西北区粮食局预购提粮证(1954年版,面额50斤),据说国内存世量仅数十枚,现每枚成交价约1000余元;山西省太岳发行的兑米票(1948年版,面额为12两),现成交价约500元;广东东江纵队江北支队流通谷票(1944年竖版,票面中部有黑白头像),曾以一万元的天价,被广东粮票收藏家蔡润基购藏,创下了国内粮票单枚成交价格的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