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读作“诡”(Guǐ),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说文》黍稷方器也。
《广韵》簠簋,祭器,受斗二升,内圆外方曰簋。
《周礼·冬官考工记》旊人为簋,实一觳,崇尺。
《疏》祭宗庙用木簋,今此用瓦簋,祭天地及外神,尚质,器用陶瓠之意也。
《易·损卦》二簋可用享。
《注》离为日,日体圆。为木,木器圆。簋象,则簋亦以木为之也。
《诗·秦风》於我乎每食四簋。
《传》四簋:黍稷稻粱。
《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仪礼·公食大夫礼》宰夫东面坐启簋会,各郤于其西。
《史记·太史公自序》墨者尚尧舜,言道其德行,曰食土簋。
簋,古代中国盛食物的器具,圆口,双耳。自商代开始出现,延续到战国时期。《周礼·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古籍中多写作簋,而铜器自铭则常为“皀殳”。青铜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早期的青铜簋跟陶簋一样无耳,后来才出现双耳、三耳或四耳簋。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而知,簋常以偶数出现,如四簋与五鼎相配,六簋与七鼎相配。
《注》用土作簋。
考证:〔《传》四簋,黍稷稻梁。〕谨照原文稻梁改稻粱。〔《史记·太史公自序》墨者尚尧舜,道其德行。〕 谨照原文尚尧舜道为句,言其德行为句,言字不可省,谨增言字。
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运用专业团队,博学多才的鉴定专家,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为广大藏家提供精细的一手资料为藏家提供真诚有效的收藏建议。同时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资源的全角度宣传,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立体的宣传阵容,为海内外收藏家,艺术家搭建一个广阔的文化艺术品收藏交流交易平台,携手共赢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如果您有藏品不知道价值
古董鉴定 古董出售 古董交易 古董拍卖
公司鼎力打造中国古玩文化产业的艺术品牌 古董瓷器鉴定,为中外古玩爱好者提供集“鉴定、展览、交流、销售、拍卖、保管、文化策划、投资理财“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想要快速鉴定或者快速出手的请联系下方电话
出手古玩艺术品的必备条件-谨记
1.藏品好;
2.挑选好的商场;
3.挑选好的渠道;
4.买家有实力;
5.价位合理。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