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2015年9月,在一次“盛世风华·大清康熙御窑瓷”大展中,冯玮瑜被一件郎窑红釉小梅瓶(由故宫借展首都博物馆)深深地吸引住。梅瓶以独立展柜重点展示,是该场大展仅有的几件独立展柜展示的重器之一。
冯玮瑜介绍,郎窑红小梅瓶并不多见,一般郎窑红瓶多为圈足底,底部施釉,足内白釉泛黄有细碎开片,即所谓“米汤底”,无款。“我藏有一件‘米汤底’郎窑红观音瓶,属大器,而嘉德这件小器的‘玉壁形底’我没见过。但‘玉壁形底’是康熙时期的工艺特征,‘玉壁形底’在康熙其他立件器物中常见,只是小器的郎窑器底部如何?我没见过。”
我的郎窑红釉观音瓶哪家公司可以帮我估价出,咨询电话:(李总)
上海觅远拍卖有限公司近几年对郎窑红釉观音瓶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雍正郎窑红釉观音瓶拍卖结----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瓶拍卖结----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瓶拍卖结----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瓶拍卖结----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瓶拍卖结----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郎窑红釉观音瓶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瓶拍卖结----价格:RMB日期:
清雍正郎窑红釉观音瓶拍卖结----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瓶拍卖结----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瓶拍卖结----价格:RMB日期:
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瓶拍卖结----价格:RMB日期:
那时候,冯玮瑜突然想起首博展出的那件展品有说明文字,她马上翻看手机照片,发现说明文字中也有“玉壁形底”四个字,“这就了我对嘉德拍场上这件郎窑红釉梅瓶器型的疑惑”。
“卢芹斋先生是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20世纪海外大的中国古董商,曾将大量中国文物贩卖至欧美。据称1949年以前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至少有一半由他流转出去,其中著名的莫过于‘唐太宗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拳毛騧’和宋代《睢阳五老图》。”回忆起当时的拍卖现场,冯玮瑜还略感庆幸。“刚开始拍场的人气还算可以,但拍过了一件明洪武的釉里红大碗和一件清乾隆的青花抱月瓶后,举牌的人气就渐渐疏落,等到这件翘首以待的小梅瓶时,我的心都提到嗓子上,生怕杀出一个“程咬金”。让我十分意外的是,拍卖师连喊几声,都只有我一人应价,落槌声一响!我竟以底价竞得!比我心里的预算还低一大截。”回忆起这种“捡漏”的经历,冯玮瑜露出得意的笑容。
然而,虽然两件器物从大小、型制、釉色都极其相似,但毕竟故宫那件郎窑红釉梅瓶没有上手,而且未标尺寸,仅记得大小相若,冯玮瑜仍然有疑虑,随后,她多方查搜,终于找到“故宫博物馆藏郎窑红釉梅瓶”的尺寸:高度18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6.2厘米。两件对比,尺寸完全相同。“嘉德这件瓶口至颈部的留白比故宫藏品更多,故渐变效果更明显,釉色更迷人。”冯玮瑜表示。
“有标准器为证,剩下的就是考证来源。”根据多年的收藏经验,冯玮瑜有序地推进对器物的考证,后她发现,嘉德这件梅瓶来源显赫,它是一代中国古董巨商卢芹斋的旧藏。
由于预展有两天时间,在冯玮瑜看来,找到越多的资料进行佐证,越有利。经过又一轮翻书倒柜的查找,终于又有了新发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亦藏有一件同样形制的郎窑红梅瓶,见《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第42页,编号25,注录一件清康熙郎窑红梅瓶,但尺寸比嘉德那件稍大,高22.5厘米。其说明也显示“玉壁形底”,可见当时梅瓶器形确是玉壁形足。该书还特别注明:康熙郎窑红梅瓶十分罕见,故弥足珍贵。
你是否有郎窑红釉观音瓶急于出手找不到地方?
你是否有郎窑红釉观音瓶不知道它的年代?
你是否有郎窑红釉观音瓶需要估价?
如果你有以上问题想要咨询,那么就马上打电话!
咨询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