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通宝价格-拍卖行情

  • 发布时间:2017-12-15 16:44:37,加入时间:2015年03月13日(距今3704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广州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陈老师,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李定国、孙可望在云贵地区铸造的永历通宝钱,以背有“五厘”、“壹分”字样的折银钱为主。永历三年(1649年)李定国、孙可望拥永历正位后,开铸背有“五厘”、“壹分”的永历钱。“五厘”、“壹分”是对银作价,故称折银钱。背“壹分”的折银钱有大小两种。小“壹分”折银钱的“历”字有四种写法,即“双木一日”、“双禾一日”、“双木一目”、“双禾一目”四种版别,其中以“双木一日”、“双禾一日”版别较为少见。

郑氏永历钱的铸作富有较浓厚的日本制钱风格,水红铜质,极少见黄铜品,书法俊秀,共有篆、行、草三种钱文,均为折二型钱。从目前收集到的郑氏永历钱来看,其中篆文又可分大字及小字两种书体,如{图一}的大字篆文永历通宝,径2.8cm,重6.8g,此钱字法端庄,独具古韵,(大字篆文另见有一黄铜品{图二},极稀见)。另一品小字篆文永历通宝如{图三},直径2.8cm,重6.85g,此钱文字秀气,笔法与前一品相近,钱文似系同一人所书;另有行书永历通宝如{图四},及草书永历通宝如{图五}两品,前者直径2.8cm,重6.8g,后者直径2.8cm,重6.9g,此两品钱文如神,更是书法到家,在与其它南明钱粗率钱文的对比下,郑氏永历钱可称得上是难得的精美之作了。

永历通宝鉴定交易私下交易公司,永历通宝收购权威的公司

本公司近几年对永历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永历通宝折二一枚价格:RMB日期:

明末台湾郑成功铸永历通宝行----价格:RMB日期:

天启通宝背下“十”、兴朝通----价格:RMB日期:

南明“永历通宝”背上“御”----价格:RMB日期:

南宋至明代古钱一组二十七枚----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永历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南明·“永历通宝”背“道”----价格:RMB日期:

明代“洪武通宝”、“大中通----价格:RMB日期:

明永历通宝折二一枚价格:RMB日期:

明末台湾郑成功铸永历通宝行----价格:RMB日期:

明末台湾郑成功铸永历通宝行----价格:RMB日期:

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于1666年与1674年先后两次遣使日本续铸永历钱,此时郑部己军心焕散,缺兵少将,军事活动范围己局限在厦门、漳州一带,且屡次遭受清兵重创。远的一次征战是1676年攻福州大败,至此,郑部在军事上己元气大伤,仅靠垒守台湾与清兵对峙,故此时铸永历钱主要是流通于台湾岛内,这与草书体永历钱在大陆稀见的情况相符合,故草书体永历钱就是郑经在台湾时遣使长崎所铸之新版永历钱,当然这里也不排除郑经仍续铸有其父初铸的篆、行两种版别永历钱的可能,但至于郑部在台时是否在当地开炉铸钱一事,现尚无有关史料可考证。

永历五年郑成功初铸永历钱至其收复台湾,这正是郑部在东南沿海各省长达十年的抗清征战岁月。从目前郑氏永历钱的遗留情况来看,闽、浙、苏三省发现的篆文、行书两种永历钱数量较多,但草书体永历钱却十分少见,可见草书永历钱在上述地区并未大量流通,从以上三种永历钱的流通情况及其外型特征来分析,是否可试断篆、行两种永历钱是郑成功于永历五年始铸之钱,而草书永历钱应属郑经嗣台时继铸之品。这一点还可以从以下郑部反清复明的征战路线验证一二:

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上海城,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王朝灭亡。明亡后,其残余势力又先后在南方各地建立了福王弘光、唐王隆武、鲁王监国、唐王绍武、桂王永历、韩王定武等,史称“南明”。这些小朝廷也铸造发行有货币,如福王铸有“弘光通宝”(图1)、唐王铸有“隆武通宝”、鲁王铸有“大明通宝”(图2)、桂王铸有“永历通宝”,其中以“永历通宝”钱铸造使用时间长,前后长达16年。

永历通宝面纹的文字差异就有数种:有所谓“二水永历”(“永”字写成上“二”下“水”)者;“三角通”(“通”字上的横折点写成一倒三角形)者;“双禾一目”(繁体“历”字内写成上为双“禾”字,下为一“目”字,而正确写法应为上“林”下“日”)者,还有“双禾一日”等

永明王(朱由榔)乃明神宗朱翊钧孙、桂恭王朱常瀛少子。1646年在广东肇庆即位,建元“永历”。1652年,永历帝迁往贵州省安隆所(今安龙县),因永历移住之故,改为安龙,成为抗清指挥中枢要地。永历小朝廷初建时,便与张献忠余部孙可望、李定国联合抗清。盛极之时,曾掌控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广大地区,中兴或可有望。惜乎朱由榔无所作为,软弱昏聩,加之朝臣派系林立,将帅居功骄恃,相互倾轧,纷争不断。致使清军乘隙而下,大举南犯。吴三桂又卖祖求荣,与清军三路合围,永历帝只得弃安龙,一路凄风苦雨西奔,流离惊窜。出逃缅甸,缅王在吴三桂大军压境之下,将永历帝献出,康熙元年(1662年),奸逆吴三桂在昆明用弓弦将其绞杀,在位十六年的永历皇帝时年39岁。风雨飘摇中的南明永历小朝廷终落下帷幕。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