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人为主要受众的砚台从北宋起一直把握着砚的主流发展脉络。也是从宋代起,开启了石砚的天下。‘宋砚有线,明砚无边’,明代的砚式,大多还延续宋代‘规矩方直’的风格,但造型趋向宽敞浑厚。清代石砚雕制,造型拘谨,纹饰堆砌。”
古砚因其有文人参与的历史性而被藏家追捧,与此同时,现代砚台也进入拍场成为关注的焦点。2007年,上海翰海推出的砚雕汇集了端歙两大名砚中的作品。端砚有大师黎铿及琢砚名家刘演良的宋坑名品;歙砚作品以王耀、蔡永江、周新钰三位制砚新秀为代表,所用砚石都为唐宋名坑名品,刀法、构图继承古法而饶有新意。中国嘉德2008春拍也推出了10多方现代砚台,包括杨留海、伦少国、梁弘健、姜书璞、王耀、刘演良等的作品,个别砚台估价在50万元以上。可见,砚台的收藏是极具有收藏价值和市场的升值空间的,藏家喜欢就要快出手。
2017年古砚台征集与评估,哪里可以快速收购古砚台现金交易
本公司近几年对古砚台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草龙纹饰大砚台价格:RMB日期:
清雍正御制羽觞形松花石砚、----价格:RMB日期:
启功1984年作行书题贺------价格:RMB日期:
端石雕椭圆型砚台价格:RMB日期:
“陆润之”款黄澄泥砚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古砚台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康熙·御铭夔龙纹松花石砚----价格:RMB日期:
清雍正御制羽觞形松花石砚、----价格:RMB日期:
端石雕椭圆型砚台价格:RMB日期:
蒋蓉紫砂砚台/龟摆件价格:RMB日期:
明黑白玉砚台价格:RMB日期:
歙砚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
洮砚亦称洮河砚。其料取于甘肃卓尼(唐属洮州)一带洮河深水处。因其石质细腻,纹理如丝,气色秀润,发墨细快,保温利笔,北方为贵重,宋时已经稀少,解放后又恢复了生产。澄泥砚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
端砚
其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且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自唐代问世以来,便颇受文人学士青睐。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以致升到我古玩砚之首,长盛不衰。
摸:拿到一方砚,可用手摸一摸。如果摸起来感觉像小孩皮肤一样光滑细嫩,说明石质较好;如果摸上去有粗糙的感觉,说明其石质较差。
敲:将砚面用五指托空,轻轻击打,或用手指弹砚,闻其声。若为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这三种不同的声音,分别体现出端砚石质的嫩与老。而歙石砚敲击则以清脆的“铛、铛”金属声为好。如果声音为“噗、噗”,就说明该歙石多泥质,或石质有暗伤痕,为下品。
砚台的历史悠久,古砚见证了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传承。砚台藏家黄海涛介绍说:“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在秦汉时期形成了通常意义上的砚。它兴于秦汉,盛于隋唐,卓于宋元,弘扬于明,精繁于清。汉代官砚的主流风格是‘神风、雄风’,神器在上、在庙,其给人的感受是御人、吓人。唐砚是宏丽丰腴的外拓张扬风格和饱满朴实的雄浑风格。
前史中有两次砚台保藏热潮,但时至今日砚台保藏仍是冷门项目。不过名砚的价值却不容忽视。名砚的可贵的地方,不仅仅表现在它外在的质量上,还有着更深一层的文明内涵——将前史与文明融入缺少盈尺的小小砚台当中,成为文人雅士赏识、保藏、奉送亲友、陶情怡性之砚林佳品。一方砚台,兼具了质料美、雕刻美、书法美以及健壮的文明内涵,十分值得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