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8年和2009年春拍上,其拍卖成交率也达70%至84%。2009年后,砚台收藏市场不仅回暖,而且势头强劲,一路飙升。西泠上拍的98方砚,成交94方,成交率达96.8%,总成交价为1419.9万元,其中一方清代“和轩氏紫云砚”以548.8万元成交,创下当时拍卖历代名砚的高纪录。
人文背景对砚台的价值影响也非常大。俗话说,“砚贵有名,身价倍增”,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许多名人对砚台特别是久负盛名的端砚、歙砚喜爱倍加,他们会在自己使用过的砚台上留下诗文或警句,有名人题款的砚台价值更高。
乌金砚台去哪里鉴定能收购现金交易,乌金砚台想收购去哪里
本公司近几年对乌金砚台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乾隆茄皮紫釉爵形杯价格:RMB日期:
明历五彩云龙献寿纹大盘价格:RMB日期:
清草龙纹饰大砚台价格:RMB日期:
明五彩葡萄纹小杯价格:RMB日期:
清同治黄地墨彩水仙花纹花盒----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乌金砚台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历五彩云龙献寿纹大盘价格:RMB日期:
明五彩葡萄纹小杯价格:RMB日期:
清草龙纹饰大砚台价格:RMB日期:
宋代白定莲花四灵砚台价格:RMB日期:
晚明青花花卉诗文小缸价格:RMB日期:
作为文房四宝中凝聚文人情愫多的文玩,砚产生于春秋时期,比纸的历史悠久。在《文房四谱·砚谱》引文嵩《即墨侯石虚中传》写道:“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于是“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
随着砚台市场的日渐繁荣,砚文化、砚学也在兴起。一批继承、弘扬砚文化的先行者已推出砚学专著,一批有识之士也纷纷建立组织宣传推广砚文化。今年天津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历来是文人墨客的必备之物。所谓“文房四宝”砚为首,砚台由于其质地坚实,用材考究,并且能传之千古,因此备受人们喜爱。收藏成为中华文化得以保留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古砚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隅势必成为藏家的爱物。
据了解,古砚的收藏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收藏者开始以投资性为主要目的,抄底尚未热捧的各类砚台,古砚在拍卖市场上不断升温,开始进入了启动阶段。其表现有几个方面:一,以砚台为专场的拍卖会逐年增多,许多专场都是百的成交率;二,许多拍卖会把瓷杂中的砚台挑选出来,升级为成批的连号专拍,形成了“轰动效应”;三,民间藏砚逐渐被吸引到拍卖会上交易,许多藏家纷纷把收藏多年的砚台拿到拍卖市场上,而且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四,流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一些中国古砚逐渐回流;五,原本收藏其他门类艺术品的藏家或机构,纷纷把目光转向性价比更高的古砚。
近日,广东藏家周先生在香港古玩拍卖集团有限公司拍卖上“淘”得一枚清代价值几十万的端砚。庆幸眼光准确,下手早淘到价格适中的宝贝。据了解,目前随着对中华文化现象的重视,古砚在收藏领域也逐渐由“杂项”升位为专题收藏的主流。近年来,古砚的价格出现跳跃式的拉高。周先生淘的几十万元的砚台在他眼中还属价格适中,而个别古砚成交价已攀升到1400万元人民币。
古玩鉴赏家蔡国声告诉记者,我国制造砚台的历史久远,根据制砚原料的不同,汉代以来,砚台就有石砚、玉砚、陶砚、瓷砚、瓦砚、澄泥砚和铜、铁、银等金属砚的不同叫法。但是从实用的角度,一般只有瓦砚和石砚两大类。瓦砚按照制作的不同,分澄泥砚和砖瓦砚两种;石砚按照产地,又分为端砚、歙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石砚、大沽石砚、沉州石砚、溪石砚、洮石砚、紫金石砚等十多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