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古玩私下交易、国际大拍卖、展览展销请联系:林女士
“才雄气逸,花吐云飞,先辈名硕,折节相下”,此为明王樨登在《吴郡丹青志·沈周先生》一文中对唐寅的赞誉。世人评论唐伯虎,只念他一生不羁,纵情风月,携四才子之名,享点秋香之美,说不清“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的逍遥,道不完“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偃蹇。却不知其命途之多舛,一生看尽炎凉,心灵深处湮没的是“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的凄凉。唐寅常以不遇之怀入画,以高士美人哀己之不幸。本图应亦是其自喻失意之作。
绘溪山雪霁,霜林萧疏,高士临风伫立。结构简率,设色朴雅,笔墨清隽,具宋人之气韵,拥元人之雅趣。淡墨烟笔烘染水天一色,拂以轻水而痕,不见笔墨迹,映衬雪景愈显清旷寂寥之像。远山白雪皑皑,轩豁耸拔,仅用细笔长皴,微加晕染,勾勒出密雪覆盖下山色空濛。顶平壁峭,有斧劈之势,却不作斧劈之皴。寒江黯郁,寂寂沉沉,隔画面为一江两岸之景,尽通达开阔之远意。近景饰以枯木杂树,苍劲古朴,虬枝交柯。树旁岩际,翠筱映雪,别有生趣。全图用皴法不多,暗处以渴笔干墨斜拖而就,继以润笔轻扫,明处留白,形成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此手法用于区隔明暗,原为浙派画家常用技法,见诸唐寅多幅作品,因是受周臣影响之故。汀渚蹊径,一高士迎风独立,襟带当风,衣袂飘摇,似有飞身轻举之势。但望其颜色,沉郁凝重,若有所思,又似满腔怨恚沉寂于心,愤愤然不得抒怀之状。 背后山石萧瑟,江天寥廓,更显高士遗世独立之清寂。
天际空旷处,唐寅行楷自题七言绝句“北风吹雪正漫漫,不独蓝关道路难。野衲归来何所有,杖头挑得万峰寒”。其章法行距疏朗,结体妍美,间架左倾,有文征明笔意。诗中“蓝关”一词,自是让人忆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韩昌黎为迎佛骨入大内,冒死进谏,却触怒宪宗,远贬潮州。仓淬离家,行至蓝关,妻儿尚不知所踪,幼女更是病逝旅途,绝望中对赶来的侄孙韩湘写下千古名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此番际遇又与唐寅是何等的相像!款识中“南京解元”钤印,为唐寅二十九岁时,应试应天府,高中乡试解元之际所刊。天资颖悟,年少轻狂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本该轻而易举地蟾宫折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却不料在刻下“南京解元”翌年,就受友人拖累,牵扯入一桩说不清道不明的科场舞弊案,惨遭罢黜,贬谪为吏,一生失去为官从政的希望,续弦亦因此与其分道扬镳。加之唐寅早年父母妻妹相继而亡,诸事相加,顿感世道沉浮,不为人意左右,故化《金刚经》中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偈语,自号“六如居士”,叹人世之无常。
图中作怅然如失貌的高士,不知是韩愈的缩印,还是唐寅的写照,亦或是唐寅借韩愈遭遇转为对自我身世的感慨。寒风凛冽,冰雪遮天,画中高士却衣衫单薄,足履草鞋,寒弊之姿,正应“野衲归来何所有,杖头挑得万峰寒”苍茫萧条之景。虽卖诗鬻画,所得颇丰,能供其构筑“桃花坞”,遍历风花雪月。但唐寅亦曾作《贫士吟》,自嘲“无人来买扇头诗”,倔强道“三日无烟不觉饥”。虽自喻桃花仙人,亦不过肉体凡胎,要直面“仰偃草木间,世道遂浮沉”的无奈,除了醉卧花间,也只能寄情山水,托词画中人了。
藏品是你自己的,钱是别人的。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你刚好需要,我刚好专业,仅此而已!
没有卖不出去的藏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鉴定交易请联系:手机号/号 林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