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博物馆的玉器展厅内,一件特别的翡翠雕龙带钩静静地躺在展柜中,这个带钩由一块完整的翡翠玉石雕琢而成,长13厘米,宽2厘米,是清代制作的翡翠珍品。带钩巧妙地利用翡翠白色的地方作底,深绿色的地方则雕刻出龙的形象,这种技法在清代称为“巧作”。工匠利用翡翠原料结合带钩的实际用途,用立雕、透雕的技法将带钩雕刻成了一只神采飞扬的翠龙。这只翡翠雕龙宽额阔嘴,眼睛凸出,双角后弯,造型灵动,体现出制玉工匠的巧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带钩的头部还有一块藕荷色的碧玺石,翡翠的翠绿与碧玺的淡粉相互勾连,交相辉映,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和谐之美。
目前清翡翠雕龙形带钩哪里市场行情好,清翡翠雕龙形带钩专业鉴定机构
在原始人信仰中,图腾是他们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先民们在玉石上雕琢出鸟兽植物等各种图案,穿挂佩戴,以求得到祖先、神明的保护和赐福,甚至保佑他们直至死后的世界。现今的历代墓穴随葬品中,均能找到大量精美的玉饰、玉器,说明人们对玉的崇拜已经贯穿整个生命周期,从生到死,随死及生。
在香火鼎盛的唐中期,佛教形象常常出现在玉雕主题中,虽然当时中原地区还没有传入翡翠,主要是一些本地出产的玉石,佛像、观音这些主题还是得以很好的传承至今。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思想的禁锢,清代翡翠雕刻主题基本上还是宣扬神之美,而没有创新,加之翡翠的稀有性,清代翡翠几乎成了皇室、贵族的专属,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
带钩,一言以蔽之,就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古代带钩首先是实用品,主要用来结带之用。有关带钩是实用品的文字和实物,历史上都有大量记载,在大量古墓挖掘中也得到印证。秦始皇时期,秦军作战的策略首先是消灭敌人,然后是保存自己,所以军人装备尽量做到轻装简行。当时士兵下身不穿铠甲,凡是不利行军打仗的装饰一律不带,带钩是必备必用之物,常挂于腰间。
传说慈禧在入宫前,和荣禄是一对恩爱的恋人,当时荣禄已经有了妻室。后来慈禧被选入宫中成为道光嫔妃,就和荣禄中断了那段感情。道光帝死后,历经同治、光绪时期的慈禧又和荣禄有了关系。慈禧掌权后荣禄更加得志,到晚年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权倾朝野。荣禄对慈禧也是忠心耿耿,屡立大功。慈禧一次生病,太医被召去为慈禧听诊,竟发现慈禧小产,可当时道光帝已亡多年,后来有人说慈禧小产是和荣禄……
辟邪断代:关于这件辟邪的断代,除了造型和工艺特征外,辟邪腹部落有阴刻“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其字体样式与多件公私收藏中的乾隆本朝玉器及料器的款识相一致,是当时宫廷造办处的官制款识。由于这种款识较一般的楷书款需要更为娴熟的技艺和书法修养,并非一般玉工所能雕刻,因此据当时宫中档案记载,此类篆书款均为皇帝亲自下令交由宫廷造办处“玉作”中特定的几个工匠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