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通宝有钱多种,我藏的“壹分”是昭武钱中的近似当十大钱,当时折银一分行用。不久,“大周”被清军所灭。清严禁吴铸的昭武通宝钱流通,下令一律收缴后悉行销毁,因而绝大多数钱被付之一炬。后至今又经300多年的风风雨雨,幸存者少,尤其是这种昭武横壹分更少。
谶,又称谶记、图谶、图符、征兆,预言吉凶的信息,充满荒诞、迷信的色彩。谶纬信息活动,流于秦代,盛于东汉,唐宋慢慢消失。利用古钱币的方寸之地,直接将谶纬信息反映到钱面文字上的古币却是极少例。笔者收藏的这枚“昭武通宝”钱,在当时流通过程中,就有百姓借此指斥吴三桂的短命,因而昭武通宝也被赋予了时谶色彩。
张端木《钱录》中载,“甲寅(1674)(三桂)即伪位,改元昭武,铸‘昭武通宝’。”昭武钱有楷、篆二体,时谶钱指楷书“昭武通宝。”
昭武通宝收购该去哪家公司现金交易,昭武通宝拍卖价格鉴定
本公司近几年对昭武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昭武通宝”小手镜价格:RMB日期:
清初吴三桂铸“昭武通宝”篆----价格:RMB日期:
唐代安史之乱铸币“顺天宝------价格:RMB日期:
“昭武通宝”小手镜价格:RMB日期:
南宋至明代古钱一组二十七枚----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昭武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初吴三桂铸“昭武通宝”篆----价格:RMB日期:
清初吴三桂铸“昭武通宝”篆----价格:RMB日期:
三藩昭武通宝篆书背穿上----价格:RMB日期:
枚清初吴三桂铸“昭武通宝”----价格:RMB日期:
唐代安史之乱铸币“顺天宝------价格:RMB日期:
吴三桂(1612年至1678年)1642年为明朝将领,清军入侵时,他率宁远铁骑入卫京城,击退清军,因此名声大震,被明廷封为平西伯被派镇守山海关。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进占上海,崇祯帝自尽,明朝灭亡。其时吴三桂一方面面临多尔衮率清军进攻山海关,一方面李自成又对他发出了招降书,并组织了6万农民军对他展开了攻势的局面。
吴三桂改元称周后铸制的“昭武通宝”新钱,传到三桂辖区内百姓手中,当时就有人利用时谶指斥他的“昭武”年号。
在我的藏品中,“昭武通宝”篆书版“”钱和篆书版背“一分”大钱属于比较少见的古钱币,其铸造与吴三桂颇有关联。
康熙十二年(1673),清廷为改善财政窘迫,诏令削藩,吴三桂不甘心自己的多年苦心经营旁落,就联合广东尚可喜、福建耿精忠三藩举兵作乱。为应付庞大的军事支出,吴三桂利用滇铜矿资源优势自铸铜钱流通,铜钱初名称为“利用通宝”。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今衡阳)建立大周国,自立为帝,年号“昭武”,以年号为币名铸“昭武通宝”铜钱,分“”和背“一分”大钱两种。“昭武通宝”钱铸期虽一年不到,至今存世却不少,但篆书版“”钱和篆书版背“一分”大钱却非常少见。
史载,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随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的耿精忠、尚之信相继降清,正在湖南衡州的“三藩”吴三桂也处于清军的围剿紧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