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以红铜95%、白铅4%、锡1%配合,每枚重二钱,当制钱十文。正面为“云南造光绪元宝”及满文“宝广”,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为“湖北省造”。下缘纪值文字为“当十”;背面铸“飞龙”图及珠圈,上缘英文纪地“KWANGTUNG”,下缘英文纪值“ONECENT”。
价格飙升快的也是清代银币,广东龙洋、湖北龙洋、造币总厂币、江南币、户部光绪元宝、大清银币、宣三、川龙等主币系列精品,2005年以来是一场一个价。这些系列银币各自有着广泛的珍藏群体,是市场上的主力品种,它们的拍卖成交价格,反映了珍藏市场的行情走向。
云南省光绪元宝在哪里拍卖好,云南省光绪元宝的收购价格多高现金交易
本公司近几年对云南省光绪元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1911年新版云南省造光绪----价格:RMB日期:
云南省光绪宝成价格:RMB日期:
云南省光绪宝成价格:RMB日期:
云南省光绪宝铜币成价格:RMB日期:
云南省光绪宝铜币成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云南省光绪元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云南省光绪宝铜币成价格:RMB日期:
云南省光绪宝成价格:RMB日期:
奉天省造云南造光绪宝价格:RMB日期:
云南省光绪宝成价格:RMB日期:
清末民初云南“湖北省造光绪----价格:RMB日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春节后,全国有五六家大型钱币交易市场日趋萎缩,有很多钱币商店或关门或转让。而像上海、武汉、上海等地的不少钱币交易专业市场,现在也成了收藏品交易的大杂烩。反倒是钱币网站的商城数量天天在增加。不过,这对机制币收藏的影响不大,只是交流、交易方式的转变,机制币的整体市场还是在稳步发展。
光绪十五年(1889)广东钱局铸造的蟠龙图“光绪元宝”,俗称“龙洋”,拉开了清代银币铸造的大幕,此后,湖北、江南、北洋、浙江、安徽、奉天、吉林、湖南、福建、四川、云南等地均铸造龙洋。此外,四川、西藏、新疆等地铸有其他银元。
1896年湖北省造“本省”云南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由湖北银元局仿广东银元铸造流通于市,初铸时龙图左右嵌“本省”二字,以示与外省有所区别,后因窒碍难行,收回再铸时,将“本省”两字去之,未销毁重铸而留存至今者屈指可数,并且多为磨损或打戳,完全未使用品较罕见。
据1896年10月2日英文报纸《华洋通闻》(TheCelestialEmpire)报导:“虽然总督坚持每银元兑换制钱一千文,但此时市价银元只合制钱八百五十文,故无人收受,而充当军饷发放的银元也很快回笼…”云云。由此亦可佐证当时制钱缺乏,商民不愿以一千文高价向银元局购用本省银元纳税,告谕形同具文。本省银元在窒碍难行的状态下很快便退出流通并被销毁重铸,留存至今者寥寥无几。
清代银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钱币正面鲜然可见满汉文化的融合,而钱背却明确标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