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通”意为永远通行,“万国”示天下万国可用。字廓深峻,形体厚重,钱文和铸工均臻妙境,堪称“北周三品”之首。当时以一枚兑换折一钱五万枚,堪称虚值大钱之冠,民不乐用,流通时间不长。由于实行的虚价货币政策,所以“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三种钱币后来亦逐渐减重。
魏国还是使用五铢钱,没有铸造虚额货币,这与魏国经济稳定有关。不论后人如何评价,从货币经济角度看,老百姓生活好的还是魏国。
晋作为一个朝代不可忽略,但从钱币史看则可有可无,因为西晋可能根本就没有铸钱,与东晋并列的十六国倒铸了些钱,数量不多但很具有代表性:
永通万国为什么市场好,永通万国大概价格是多少
本公司近几年对永通万国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宋“永通国”背本命星官羊------价格:RMB日期:
“永通国”一枚价格:RMB日期:
北周四品“布泉”、“五铢”----价格:RMB日期:
永通国一组三枚价格:RMB日期:
北朝·北周“永通国”一组------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永通万国市场成交的价格:
永通国大样、五行大布大字------价格:RMB日期:
宋“永通国”背本命星官羊------价格:RMB日期:
永通国寿山荔枝洞石章价格:RMB日期:
“永通国”花钱一组三枚价格:RMB日期:
永通国寿山荔枝洞石章价格:RMB日期:
布泉和五行大布系北周武帝期间所铸,并行使用;永通万国为北周静帝期间所铸。“永通”意为永远通行,“万国”寓示天下万国可用。三种钱币的钱文均采用“玉箸篆”(又称“玉筋篆”,篆书的一种,据清陈澧《摹印述》:篆书笔划两头肥瘦均匀,末不出锋者,名曰‘玉箸’,篆书之正宗也),都很精美,让人一见钟情,喜欢的人都很多,其中永通万国,制造精美,篆法法丽,被誉为“三品之首”、魏晋以来“钱中之冠”。
三国两晋时期,中国重陷分裂,战乱频发,中国货币经济倒退,钱币铸量变小,质量变差,物物交换比重增大。至南北朝,情况有所改善,北方的趋于稳定及佛教的发展,影响了钱币艺术,这时所铸钱币特点鲜明,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这一时期也是货币理论、钱币美学的萌芽时期。南朝萧梁时期顾烜所著《顾烜钱谱》,被看作中国部钱币学著作。钱币学专门研究钱币的形制、制作、文字和图形。钱币学的产生,说明当时人们已对收藏和研究钱币产生了兴趣。此期还产生了后世广为流传的《钱神论》,作者鲁褒说钱:“视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颇有愤世嫉俗之意,其所创“孔方兄”一词,也算是丰富了汉语词汇。
北周三品之一——永通万国
北周静帝宇文阐,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始铸。面文“永通万国”,玉箸篆,
永通万国普品价格在1500左右,大样5000左右。
北周三品之二——五行大布
这两种五铢钱铸造时间较长,在当时属足值货币。它们也是北方在北魏统一后经济逐渐超越南方的证据。
在铸造的精美程度上能与常平五铢相提并论的,就是“北周三品”——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三种钱币。
钱面文字:面文“永通万国”,玉筋篆,“永通”意为永远通行,“万国”示天下万国可用。字廓深峻,形体厚重,钱文和铸工均臻妙境,堪称“北周三品”之首。
收藏价值:永通万国为著名的“北周三品”之首,书法可称六朝之冠,喜爱者众多,升值较快,初期大样(直径30mm左右)目前市场价格在50000元左右,后期小样价格较低价格在元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