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求购信息 »收藏品 » 瓷器

藏品鉴赏I成化青花鱼藻纹渣斗

  • 发布时间:2017-12-27 09:46:21,加入时间:2017年11月03日(距今2735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西乡大道280号文化潮汕博览园
  • 公司:深圳市艺融艺术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18926034057,手机:18676737719

渣斗,又名奓斗、唾壶,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晋代,用于盛装唾吐物。如置于餐桌,专用于盛载肉骨鱼刺等食物渣滓,小型者亦用于盛载茶渣,故也列于茶具之中。元人笔记载"宋季大族设席,几案间必用筋瓶、渣斗",即指此物。

深圳立信近期征集到一件明早起成化青花鱼藻纹渣斗,喇叭口,宽沿,深圆腹,形如尊。此斗纹饰优美,神鱼游曳于水藻之中,发色翠烟,造型古朴,与晚清款式相符。其胎质细腻,釉面光润,绘画细腻,线条流畅,器型规整,釉面肥厚,发色纯正,纹饰动感极好,线条自然随意流畅。

渣斗在晋代开始使用,瓷质的较常见,比如青瓷渣斗。宋代许多窑场都烧制渣斗,北宋越窑、耀州窑、南宋官窑等出品都很著名。明、清时景德镇窑也有制作,数量较多,有多种色釉和彩绘装饰,而以郎窑红等最名贵。

明清两代渣斗也被放置于床边和几案上,以备存纳微小废弃之物,用途有所拓宽,材质也日渐多样。有银器或漆器,堪与名窑瓷器比美。

有吃剩下的肉骨头或鱼刺的用具,叫渣斗。渣斗的口大、沿宽,便于放骨刺,形状上与痰盂稍有区别。宋钧窑烧造的渣斗和花盆,中外驰名,从来都是民间罕见的珍宝,民国初年在琉璃厂古玩铺也见不到宋钧窑渣斗,必须要到古物陈列所才见得到。

明、清官窑瓷器,品种繁多,精彩纷呈,成熟于元代的青花瓷,各期皆有杰作,并以瓷入画,有水墨青花的美誉,以雅致简约亮丽匀静的风姿闲步于瓷坛。

青花瓷是以钴为着色剂,直接在胎上绘画,再罩以透明釉,经约1300°C的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相间的彩瓷,其主要产地在江西景德镇,景德镇在元代就生产出成熟的元青花,当时是外销瓷,明成化朝青花瓷以如脂如玉的白釉配淡雅的青花发色,深受欢迎。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