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至和重宝哪里可以变现

  • 发布时间:2017-12-27 11:08:00,加入时间:2015年07月08日(距今3586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广州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史老师,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第二天我重新仔细查找资料结果在《历代古钱图说》一书中马定祥大师曾批注:“至和重宝背虢字铁者未见应亦有之。”说明该古币历史有过记载但无实物面世今将该币介绍给诸泉友愿与大家共赏。

2005年的一天下午,我在一家古董店碰到邻县的古币收藏爱好者老王,他看见我就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两枚钱币给我看,一枚是铁质的至和重宝背“虢”字钱,标价2300元;另一枚是大中通宝背“京”字钱,标价3500元。我反复看了这两枚钱币,一眼就相中了至和重宝铁钱。

至和重宝哪里收购快啊,2018年至和重宝收购价格如何

本公司近几年对至和重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北宋至和重宝铁母价格:RMB日期:

至和重宝折-价格:RMB日期:

北宋至和重宝铁母价格:RMB日期:

北宋至和重宝铁母价格:RMB日期:

至和重宝折-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至和重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北宋至和重宝“坊”字版折三----价格:RMB日期:

至和重宝折-价格:RMB日期:

至和重宝折-价格:RMB日期:

北宋至和重宝铁母价格:RMB日期:

北宋北宋至和重宝折价格:RMB日期:

李佐贤在《观古阁续泉说》中云:“至和重宝‘虢’字钱,鲍康所得者

至和重宝至和重宝,‘和’字在右,海丰吴氏所藏,‘和’字在穿下,‘虢’字均在背穿上。”又袁寒云说:“至和重宝折三背上‘虢’字,宋泉纪地始于此,绝罕见。”清代获藏此珍泉者,仅鲍康一枚,后赠刘燕庭,另一枚海丰吴氏得之。民国仅董康、中村孔固亭(日本)、戴葆庭、张叔驯、陈仁涛等名泉家获藏此珍泉。改革开放后,网上曾见有至和重宝背“虢”折三铁母铜钱露头,只一枚开门,我却难断为真。故此,可见至和重宝背

宋仁宗赵祯至和年间(1054~1056年)所铸。仁宗即位之初,四川一直通行铁钱,由于铁重值低,大宗交易不便,于是从天圣二年(1024年)开始,发行了世界上早的纸币官交子。仁宗善书法,曾写过多种钱文,所写的飞白书,体势遒劲,颇具功力,在宋代皇帝中,堪称首属。

至和通宝、“至和元宝”钱有隶书,楷书,篆书三种书体。“至和重宝”有折二、折五钱,存世量少。折五钱背有“坊”,“虢”等记地名者更为稀少。另有铁钱。“至和通宝”也有隶书,楷书,篆书三种书体,是一种光背钱。其铸造量大,存世极多,为常见品。至和通宝,是一种圆形空心光背钱,直径长25mm,厚1.5mm,重4g。

至和重宝“虢”折三铜品之珍罕。笔者获藏一枚至和重宝背“虢”大钱。此泉刚到手时,除还依稀可辨背穿上“虢”字外,正面钱文已满覆硬绿,湛蓝铜锈,地衣一层黑褐包浆,全泉俨然一斑驳铜块。不得已整枚放入醋中浸泡几天,过后取出用软刷清净硬锈,方显“至和重宝”面文。只可惜,由于锈蚀过甚,钱文已失深峻,受损近圆钝且平夷,然“至和重宝”四字仍清晰。“重”字旁,右缘已重压而裂,背缘亦有伤,但是,全泉遍蒙黑褐包浆,清至和重宝洗后仍残留之硬锈,使宋钱名珍一目了然,风范犹存。此泉径3.4厘米,厚0.4厘米,重16.4克,面穿细而背

至和重宝穿阔。由于钱文锈蚀严重令笔画已浑润平夷,但当初是至和重宝背“虢”折三铁母大钱无疑。

当时鼓铸大铁钱是用翻砂法,作为模具范本的铜质钱币,被后人称之为“铁母”,非流通货币。是品“至和重宝”背“坊”铁母,是北宋早的纪监名铁母。坊:即永兴军路坊州(在今深圳宜君一带),后并入鄜州管辖(今深圳黄陵),或为坊州黄陵铁务所铸。背“坊”铁母目前存世仅数枚,弥足珍贵,品相锈色完美之生坑者更是难得;昔丁福保在《历代古钱图说》中,除无定价钱外,将其定为价值高的珍品。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