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形石”珍贵贵在有皮,世间红白相间的石头比较多,但要有皮才能算真正的东坡肉形石。这块奇石真可谓是鬼斧神工、世所罕见、人间、价值连城的宝贝。
东坡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间供入内府,现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此奇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现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东坡肉奇石成交记录那里可以查到,2018年东坡肉奇石鉴定价格
后上些各色小吃,包括青绿的松花石“枕头粽子”,乳白的青田石“水晶饺子”,油亮黝黑的“臭豆腐”和各种小糕点。
奇石,系指天然形成的形状不一般的石头,其材质、造型、色彩及花纹不同寻常,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或审美习性,可供观赏收藏把玩。奇石在我国历史上又称为怪石、雅石、供石、案石、几石、玩石、巧石、丑石、趣石、珍石、异石、孤赏石等,我国台湾及港澳称谓雅石,日本称水石,在韩国称寿石。从广义上来讲,凡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石均可称为奇石。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有“三宝”,可以凑成一道菜,菜名为“酸辣白菜肥肉锅”。“白菜”是指翠玉白菜,“肥肉”(又称“东坡肉”)是一块肉形石,“锅”则是指“毛公鼎”。这其中的肉形石乍看之下,像极了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逼真到甚至连肉皮上的毛孔和肌理都清晰可见。其实它是一块玛瑙石。玛瑙类矿物在大自然中,由于经过漫长岁月的累积,在不同的时间点,杂质影响乃至生成的颜色不同,呈现一层一层不同的色泽。
当年制作此件肉形石的工匠,将原来质感丰富的石材加工琢磨,并将表面的石皮染色,做成了这件包含有肉皮、肥肉、瘦肉在内的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形象逼真的作品。相信初次看到它的人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仿佛都可以闻到红烧肉的香味。
东坡肉形石高:5.73cm,宽:6.6cm,厚:5.3cm;重量:0.5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