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通宝是明成祖朱棣铸造的年号钱。明初推行以纸钞为主的货币流通制度,行用“大明通行宝钞”,铜钱铸禁无常。燕王朱棣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举措。在外交政策上,朱棣一反明初闭关政策,实行“怀柔远人”的对外开放政策。出于外交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永乐六年(1408年)开铸永乐通宝钱,“至九年又差官于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布政司铸永乐通宝钱”,用于对外贸易和赏赐。
根据香港古玩拍卖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2011年永乐通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31周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永乐通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31周一共有1674枚拍品上拍,总浏览208249次,参与总人次达到300人,出价次数5771次,其中价格高的是永乐通宝背上下东一厘<珍贵>w08,藏家为关注的永乐通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31周如下:永乐通宝一组3枚、永乐通宝、永乐通宝十六枚。其中竞争为激烈的永乐通宝(江一厘)以120万元的价格成交!
永乐通宝哪里快速交易,2018年永乐通宝图片及价值
本公司近几年对永乐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明代永乐通宝异书价格:RMB日期:
明代永乐通宝异书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银币价格:RMB日期:
明·永乐通宝银钱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永乐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永乐通宝银钱价格:RMB日期:
银质永乐通宝一枚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银钱一枚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背三钱价格:RMB日期:
明·永乐通宝银钱价格:RMB日期:
永乐通宝作为国际贸易硬通货的一个旁证,是古代日本、安南(今越南)都仿铸过此钱。日本的丰臣秀吉曾用金、银、铜仿制过一批,分为打制和铸造两种。在日本影视作品中,亦可见织田信长的战旗上印有永乐通宝。日本所铸永乐通宝,钱背有“治”“木”等字,但我在中国和日本都未曾见过,询之几位资深藏家,答曰也没见过,可见存世甚少。安南所铸永乐通宝尚能寻到,都是轻薄的“水漂钱”。
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扩大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联系,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梁启超曾评价郑和七下西洋为“国使之光”。郑和船队不仅满载着丝绸、陶瓷等中国特色产品,还带去了数额巨大的永乐通宝,为西洋、南洋各国普遍接受和使用。明人所著《瀛涯胜览》记载:“爪哇国通用中国历代铜钱,旧港国亦使用中国铜钱,锡兰国尤喜中国铜钱,每将珠宝换易。”永乐通宝为明代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600年前国际贸易硬通货。
永乐通宝钱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货币。永乐通宝钱在国内的数量不多,甚至许多明清时期的钱币窖藏不见一枚。但在南海和国外很多国家地区却有大宗发现。20世纪70年代在东沙、西沙群岛的水下考古发现,被认为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沉船所遗下的铜钱,永乐通宝钱数量非常巨大。如西沙群岛次清理古钱,约80706枚,其中永乐通宝49684枚,占61%强。
永乐通宝版式特征永乐时期开铸永乐通宝的钱局有上海、上海、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六处,其版...
2010年是我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首航605周年。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公元1405年至1433年),郑和作为明王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远航10万余里,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了中外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郑和船队不仅满载着丝绸、陶瓷等中国特产品,还带去了巨额的国际贸易硬通货——“永乐通宝”钱,受到当时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