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古玩私下交易、国际大拍卖、展览展销请联系:林女士
明清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了众多的画派,各具特色,争雄于画坛。影响的莫过于以“四王”为首的虞山、娄东画派,而在扬州,则形成了以金农、郑燮为首的“扬州八怪”清代扬州画派画风,这一画派的出现成了中国美术史上又一颗璀璨的明珠,清代扬州画派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绘画传统,但他们对于继承传统和创作方法有着不同的见解,正因为如此,这个画派至今一直经久不衰。我就生活在这样一座有文化“根”和“魂“的古城里充分吸取传统营养、接受着它的熏陶。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十一岁的时候,我父亲早早地离开江都从高港(原扬州的一个码头,现归泰州市管辖)坐“东方红”号四层楼的大轮船随着他大哥来上海“闯荡”。我父亲在上海十六铺码头旁小巷口摆了个水果摊,十六铺码头每天有数拾条从西南进出上海的大客船,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全国各地涌入上海的旅客乘船是最经济的交通工具,我父亲差不多一月也就挣个40-50元,母亲拉扯着我们姊妹仨人在农业社靠种地艰难度日。
为了省吃俭用我们家时常是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母亲偶“'大方”起来也只能花3分钱+一两粮票卖一个黄面烧饼,即使这样母亲也要用厨刀切成三块依次分给我们,我当初真是吃得嘛嘛香。
我们全家平时的生活费仅靠父亲每月从上海寄回来的30元钱勉强维持。我们家是个“大宅门”,一开始我家和堂哥、堂妹家是合在一起住的,一共是三间土坯砌的房子、两间厢房,分家时分给我家只有一间半茅草屋,既低矮又破旧,每当刮风下雨母亲就十分害怕屋面漏雨,因无钱修缮我母亲经常一个人躲在一旁潸然泪下,一但下雨面盆、脚盆和水桶全都拿出来接雨,屋外是电闪雷鸣,屋内是雨滴落在盆里尤如打击乐器发出的叮咚响声。
有一年暑假,我父亲特意为了让我见见“世面”,将我也带到了上海。一有闲空父亲就把我领到小巷口的一家百货店去转一圈。百货店里诱人的商品琳琅满目,带金尖头子的钢笔,还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图案的文具盒,还有双头卷笔刀等都让我爱不释手,这些学习用品售价都在2-5元左右,都非常精美但价格也不菲,对于我父亲来说是那当然是天价了。我站在柜台前盯着玻璃架上柜台里这些文具,脸上不时露出了非常渴望的眼神。
藏品是你自己的,钱是别人的。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你刚好需要,我刚好专业,仅此而已!
没有卖不出去的藏品,只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鉴定交易请联系:手机号/号 林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