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铸造“麟趾金”始于西汉太始二年(前95年),这年春天汉武帝出门转游了一圈,回长安后颁布了一道诏书,称自己登西陇高原曾经喜获白麟,又在渥洼水边见到了天马,在泰山见到了黄金。所以,当时人们根据这三件事,欲表祥瑞,就铸造了一批“麟趾”形状的金币。从此,汉代便有了以“麟趾”为名的金币。“麟趾金”主要用来赏赐那些效忠于皇室、有军功的大臣。因为不是铸币,根据交易的需要,在使用时可以任意切割,故“麟趾金”仍处在比较原始的称量货币阶段。
为什么古人要把黄金做成麟趾形状呢?这得从麒麟说起。
麒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祥瑞的象征,在民间有“瑞兽”之称,同时还在“麟、龙、凤、龟”中居于“四灵之首”,古来就有“盛世出麒麟”的说法。
麒麟其实是古人对一种集合鹿、马、牛、羊、狼等长毛动物的模糊称谓。其形象是羊头、鹿身、马足、狼蹄、牛尾,耸一只或一对鹿角。古人认为麒麟文质彬彬,一举一动都讲究姿容仪表;认为麒麟品行高雅,不会去伤害其它动植物。而且,麒麟还是罕见的一种长寿动物,少则活一千年,多则长达三千岁。麒麟同龙凤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寄托着古人对仁道德政、对贤明君主、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赞美。
麟趾金哪里交易比较放心,麟趾金收购价格哪家公司好
位于主墓旁边的临时实验室内,已经清理好的金饼一排排整齐地摆放在实验桌上,虽然经过2000多年,仍然显得格外耀眼夺目。工作人员兵分两路,其中两人通过毛刷仔细地金饼身上的泥土和杂质,一位工作人员正在对初步完成应急保护的金饼进行照相,“下一步进行称重和测量后,这批金饼就可以转入实验室考古了。”
在近发掘出的这个西汉时期的古墓中,考古人员一共发现了约三十件的器物,其中包括十几个壶、4个瓿以及十个釉陶质地的麟趾金。据张领队介绍:“发现墓葬时我们就看到墓室里散落了十多个麟趾金,之前在其他挖掘中有发现过纯金的麟趾金,汉代时这是一种货币,而这次的十个麟趾金质地均为釉陶,据推论这在当时应该是作为一种冥币进行陪葬用的,这也体现了当时人一种视死如视生的心理。但一般来说,汉代墓葬一到两个麟趾金比较常见,同时随葬十个麟趾金非常少见。”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是一个“金光灿灿”的朝代:那时,金子论斤赏赐,买卖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罚款用的都是黄金。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中也印证了史书上西汉“多金”的记载。昨日,考古工作人员又在墓中发现了大量金器。据悉,此次主椁室发现金器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我国西汉墓葬考古史上实属首次。
因为麒麟稀有珍贵,又能示吉祥、兆祥瑞,帝王们就用金玉做成麒麟形状,用以馈赠亲属,奖赏部下。于是,人们佩戴玉麒麟,就有了显示身份和荣耀的意思。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同舍事容悦,腰佩玉麒麟”,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被称作“麟趾”的金币的用途亦是如此。“麟趾”的字面意思就是麒麟的足脚。《诗经》中有周南·麟之趾篇,言“麟之趾,振振公子;麟之定,振振公姓”云云。意思是周文王的子孙都能像麒麟的脚步那样,该行则行,该止则止,以善德行世,从不做有犯周礼的事情。此后,“麟趾”便成为颂扬王室子弟德行佳好的专用词汇。后世常以“麟趾呈祥”作为结婚、喜联的横额,祝福生育仁厚的后代。
虎丘地区综合改造指挥部文史组组长宁方勇介绍说,汉代有“视死如生”的墓葬习俗,所以尽管该墓室尚未发现墓志铭,墓主人的身份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无论从墓室的规模还是器物的等级来看,这个汉代的墓主人不像普通百姓,很可能是士大夫之类的贵族。
在挖掘一个唐代墓室的时候,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散落在墓室里的彩色碎片,经过修复,这个粉盒呈现出它原本光彩夺目的模样。“从精致程度来说,这在当时算得上是比较稀罕的妇女用品”。张铁军说,近期发掘出来的墓室规格相对较高,“甚至可能是贵族的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