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通宝”特大粗字,难得。直径24.7毫米,厚度1.3毫米,重量4.1克。此枚钱币正面宽轮,背面比正面窄一些。双面红锈与浅兰色锈布满钱体,特大粗字,铸工精湛,铜色温润,形制规范,包浆熟旧、穿口干净利落,从钱文上看,钱文疏密有致,虽然字体粗大,但拙中见巧,粗犷大气,品相极为精美,其形制大字大样,肉厚质量,有早期试铸币之风范。“大”粗宽“至”,接轮离郭。头一笔横中间下弯成“月牙”状,横末端“长顿笔”,第二笔横末为“长顿笔”,第三笔横为短细横,末端也是“长顿笔”。后一笔横,起笔“左上挑”,落笔为“下顿笔”。此枚钱币中的“至”书法奇持,实为罕见之笔。扁宽“大”,接轮接郭。“大”的头一笔横,起笔“上曲挑”落笔“下顿”。第二笔“大”弧呈“月牙”状后一笔,上细而下粗。粗笔“通”省点,为无点“通”。粗字大“宝”,连郭连轮。背面铸工干净利落,规范、俊美。此枚钱币、书写奇特,与众“至大通宝”极为不同,而且难得。以上愚见,望予指正!
背面地章突低不平。但细看可以分辨出“上至、下大、右通、左宝”四个字,均由隔笔的突点组成,四个字体的笔划不同,但细看连接起来看就是一枚“合背”钱币。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他们认为“就是铸造收缩而形成的”。如果按他们的说法是“收缩而形成的话”,正面的“通”在右边,背面“通”应在左边。但看此枚钱币的右边分明是“通”的外形,而左边是“宝”的外形,宝上的“点”清楚可见。
至大通宝在哪里鉴定收购,哪里收购至大通宝有保障
本公司近几年对至大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通宝至大通宝古玩通宝价格:RMB日期:
“至大通宝”折价格:RMB日期:
代至大通宝--价格:RMB日期:
至大通宝”折价格:RMB日期:
至大通宝----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至大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至大通宝----价格:RMB日期:
代“至大通宝”宽缘版------价格:RMB日期:
“至大通宝”折二一枚价格:RMB日期:
“至大通宝”折二一枚价格:RMB日期:
清末广东机制压胜钱四枚:“----价格:RMB日期:
根据古玩艺术品交易2010年--2011年至大通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5周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至大通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5周一共有157枚拍品上拍,总浏览17123次,参与总人次达到128人,出价次数735次,其中价格高的是至大通宝一组3枚,藏家为关注的至大通宝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5周如下:至大通宝、元代大元通宝、至大通宝各一枚、至大通宝四枚。其中竞争为激烈的至大通宝一组2枚(5)定价120万元人民币价格成交!
至大通宝钱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主要货币。至大通宝钱在国内的数量不多,甚至许多明清时期的钱币窖藏不见一枚,但在南海和国外很多国家和地区却有大宗发现。如西沙群岛次清理古钱,约80706枚,其中至大通宝49684枚,占61%。第二次清理,能看清文字的铜钱有1995枚,至大通宝1215枚,占60%多,占明钱91%。
“通”字离郭接轮,长点角“通”,“通”中角为“开足角”,两竖成曲状向外撇。“宝”接郭离轮,“宝”中的“尔”应“回勾”但无回勾,在回勾的位置上有一短细斜横,左连尔右连内穿。
明初推行纸钞为主的货币流通制度,使用大明通行宝钞,铜钱铸禁无常。朱棣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改革举措。外交政策上,朱棣一反明初闭关政策,实行“怀柔远人”的对外开放政策。出于外交和对外贸易的需要,永乐六年(1408年)开铸至大通宝钱,“至九年又差官于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布政司铸至大通宝钱”,用于对外贸易和赏赐。
国外考古中也有大量发现。如1930年入田整三对日本48处所发掘铜钱的分析统计,总数有554714枚,中国钱占99.8%。其中至大通宝有29225枚,占明钱的73%,至大通宝钱在10种数量大的铜钱中占第六位。南中国海及环印度洋周边国家和地区,从肯尼亚、坦桑尼亚到阿曼、伊朗,从斯里兰卡、印度到泰国、马来西亚,都有发现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