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能 额定值 单位制 测试方法
密度 1.20 g/cm³ ISO 1183
表观密度 3 0.66 g/cm³ ISO 60
熔流率(熔体流动速率) (300°C/1.2 kg) 16 g/10 min ISO 1133
溶化体积流率(MVR) (300°C/1.2 kg) 14.0 cm³/10min ISO 1133
收缩率
垂直流动方向 0.60 到 0.80 % ISO 2577
流动方向 0.60 到 0.80 % ISO 2577
垂直流动方向 : 2.00 mm 4 0.70 % ISO 294-4
流动方向 : 2.00 mm 4 0.65 % ISO 294-4
吸水率 ISO 62
饱和, 23°C 0.30 %
平衡, 23°C, 50% RH 0.12 %
硬度 额定值 单位制 测试方法
球压硬度 115 MPa ISO 2039-1
机械性能 额定值 单位制 测试方法
拉伸模量 (23°C) 2400 MPa ISO
拉伸应力 ISO
屈服, 23°C 66.0 MPa
断裂, 23°C 70.0 MPa
拉伸应变 ISO
屈服, 23°C 6.1 %
断裂, 23°C 130 %
标称拉伸断裂应变 (23°C) > 50 % ISO
拉伸蠕变模量 ISO 899-1
1 hr 2200 MPa
1000 hr 1900 MPa
弯曲模量 5 (23°C) 2400 MPa ISO 178
弯曲应力 5 ISO 178
3.5% 应变, 23°C 73.0 MPa
23°C 97.0 MPa
Flexural Strain at Flexural Strength 6 (23°C) 7.1 % ISO 178
冲击性能 额定值 单位制 测试方法
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 7 ISO 179/1eA
-30°C, 完全断裂 16 kJ/m²
23°C, 局部断裂 70 kJ/m²
简支梁无缺口冲击强度 ISO 179/1eU
-60°C 无断裂
-30°C 无断裂
23°C 无断裂
悬壁梁缺口冲击强度 8 ISO 180/A
-30°C, 完全断裂 14 kJ/m²
23°C, 局部断裂 80 kJ/m²
多轴向仪器化冲击能量 ISO 6603-2
-30°C 65.0 J
23°C 60.0 J
多轴向仪器化冲击力峰值 ISO 6603-2
-30°C 6300 N
23°C 5400 N
热性能 额定值 单位制 测试方法
热变形温度
0.45 MPa, 未退火 136 °C ISO 75-2/B
1.8 MPa, 未退火 124 °C ISO 75-2/A
玻璃转化温度 9 144 °C ISO
维卡软化温度
-- 144 °C ISO 306/B50
-- 145 °C ISO 306/B120
Ball Pressure Test (138°C) Pass IEC
线形热膨胀系数 ISO
流动 : 23 到 55°C 6.5E-5 cm/cm/°C
横向 : 23 到 55°C 6.5E-5 cm/cm/°C
导热系数 10 (23°C) 0.20 W/m/K ISO 8302
电气性能 额定值 单位制 测试方法
表面电阻率 1.0E+16 ohm IEC 60093
体积电阻率 (23°C) 1.0E+16 ohm·cm IEC 60093
介电强度 (23°C, 1.00 mm) 34 kV/mm IEC
相对电容率 IEC 60250
23°C, 100 Hz 3.10
23°C, 1 MHz 3.00
耗散因数 IEC 60250
23°C, 100 Hz 5.0E-4
23°C, 1 MHz 9.0E-3
漏电起痕指数 (解决方案 A) 250 V IEC 60112
可燃性 额定值 单位制 测试方法
极限氧指数 11 28 % ISO 4589-2
Flash Ignition Temperature 480 °C ASTM D1929
Self Ignition Temperature 550 °C ASTM D1929
光学性能 额定值 单位制 测试方法
折射率 12 1.586 ISO 489
透射率 ISO
1000 µm 89.0 %
2000 µm 89.0 %
3000 µm 88.0 %
4000 µm 87.0 %
雾度 (3000 µm) < 0.80 % ISO 14782
补充信息 额定值 测试方法
ISO Shortname PC,MR,(,,)-18-9 ISO 7391
注射 额定值 单位制
加工(熔体)温度 280 到 320 °C
PC应用聚碳酸酯的应用开发是向高复合、高功能、专用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目前已推出了光盘、汽车、办公设备、箱体、包装、医药、照明、薄膜等多种产品各自专用的品级牌号。
⑴用于建材行业聚碳酸酯板材具有良好的透光性,抗冲击性,耐紫外线辐射及其制品的尺寸稳定性和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使其比建筑业传统使用的无机玻璃具有明显的技术性能优势。目前,中国建有
聚碳酸酯建材中空板生产线20余条,年需用聚碳酸酯7万t左右,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14万t。
⑵用于汽车制造工业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抗热畸变性能,而且耐候性好、硬度高,因此适用于生产轿车和轻型卡车的各种零部件,其主要集中在照明系统、仪表板、加热板、除霜器及聚碳酸酯
合金制的保险杠等。根据发达国家数据,聚碳酸酯在电子电气、汽车制造业中使用比例在40%~50%,目前中国在该领域的使用比例只占10%左右,电子电气和汽车制造业是中国迅速发展的支柱产业,未来
这些领域对聚碳酸醋的需求量将是巨大的。预计2005年中国汽车总量将达300多万辆,届时需求量也将达到3万t,因而聚碳酸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是极有拓展潜力的。
⑶用于生产医疗器械由于聚碳酸酯制品可经受蒸汽、清洗剂、加热和大剂量辐射消毒,且不发生变黄和物理性能下降,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人工肾血液透析设备和其他需要在透明、直观条件下操作并需反
复消毒的医疗设备中。如生产高压注射器、外科手术面罩、一次性牙科用具、血液分离器等。
⑷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飞机和航天器中各部件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PC在该领域的应用也日趋增加。据统计,仅一架波音型飞机上所用聚碳酸酯部件就达2500个,单机耗用聚碳酸
酯约2吨。而在宇宙飞船上则采用了数百个不同构型并由玻璃纤维增强的聚碳酸酯部件及宇航员的防护用品等。
⑸用于包装领域近年来,在包装领域出现的新增长点是可重复消毒和使用的各种型号的储水瓶。由于聚碳酸酯制品具有质量轻,抗冲击和透明性好,用热水和腐蚀性溶液洗涤处理时不变形且保持透明的
优点,目前一些领域PC瓶已完全取代玻璃瓶。据预测,随着人们对饮用水质量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聚碳酸酯在这方面的用量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以上,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6万t。
⑹ 用于电子电器领域由于聚碳酸酯在较宽的温、湿度范围内具有良好而恒定的电绝缘性,是优良的绝缘材料。同时,其良好的难燃性和尺寸稳定性,使其在电子电器行业形成了广阔的应用领域。聚碳酸
酯树脂主要用于生产各种食品加工机械,电动工具外壳、机体、支架、冰箱冷冻室抽屉和真空吸尘器零件等。而且对于零件精度要求较高的计算机、视频录像机和彩色电视机中的重要零部件方面,聚碳
酸酯材料也显示出了极高的使用价值。
⑺用于光学透镜领域聚碳酸酯以其独特的高透光率、高折射率、高抗冲性、尺寸稳定性及易加工成型等特点,在该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采用光学级聚碳酸配制作的光学透镜不仅可用于照相机、显
微镜、望远镜及光学测试仪器等,还可用于电影投影机透镜、复印机透镜、红外自动调焦投影仪透镜、激光束打印机透镜,以及各种棱镜、多面反射镜等诸多办公设备和家电领域,其应用市场极为广阔
聚碳酸酯在光学透镜方面的另一重要应用领域便是作为儿童眼镜、太阳镜和安全镜和成人眼镜的镜片材料。近年来,世界眼镜业聚碳酸酯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显示出极大的市场活力。
⑻ 用于光盘的基础材料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倔起,由光学级聚碳酸酯制成的光盘作为新一代音像信息存储介质,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迅猛发展。聚碳酸酯以其优良的性能特点因而成为世界光盘制造业
的主要原料。目前世界光盘制造业所耗聚碳酸酯量已超过聚碳酸酯整体消费量的20%,其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中国光盘产量增长迅速,据国家出版总署公布的数字,2002年全国共有光盘生产线748
条,年耗光学级聚碳酸酯约8万吨,且全部进口。因而聚碳酸酯在光盘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是极为广阔的。
.供应PC台湾旭美化成食品级PC-110;耐候级PC-110U;PC-116;
供应PC台湾大苍T-22,T-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