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陵的历史上,文物搬家前所未有。为了将定陵的3000多件“宝贝”顺利搬进新家,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筹备了数年。文物搬家前,十三陵文物保管部还为3000多件文物“量体裁衣”,设计、制作入库后的文物柜架、囊匣,并预先完成安装。
在定陵的3000多件文物中,包括龙袍和女衣等600多件丝织品,其余为器物藏品。针对丝织品,十三陵文保部门特别定制了“抽屉柜”,不同大小的丝织品,抽屉尺寸也不相同,以确保这些已严重碳化的丝织品每件都能展开存放,不再因折叠而加重毁坏。
这种金簪含金量八成,原料金价就在2万多元,其文物价值远高于其本身金价。辽代的历史从公元907年到1125年,该金器距今已经有千年左右的历史,如此精美,又如此完好,实属罕见,物以稀为贵,高估价可达100万元。
收藏者张先生来自吉林省,因了解到《重庆商报》鉴宝栏目,在探望亲戚时就顺便带来。他表示该金簪为祖上传下来的,解放前就有了。不过,专家认为,该器物早应来自墓葬,只不过之后,经过多代传承,成了传世文物。
金簪收购火热征集中,金簪市场走势和价格
本公司近几年对金簪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金簪仕女立轴设色纸本价格:RMB日期:
金累丝点翠嵌红宝龙凤呈祥大----价格:RMB日期:
金簪价格:RMB日期:
金簪价格:RMB日期:
清代龙纹金簪价格:RMB日期:
近几年金簪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代累丝佛手金簪两支价格:RMB日期:
金累丝嵌红蓝宝一路连升金簪----价格:RMB日期:
清代龙纹金簪价格:RMB日期:
唐金簪------价格:RMB日期:
金簪价格:RMB日期:
据介绍,明十三陵老文物库房建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50多年。1956年,定陵地下宫殿被打开,明神宗万历皇帝、皇后的随葬物品3000余件,这些文物中有衣冠服饰、袍料匹料、宫廷器物和丧葬仪物,品类丰富,世所罕见。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这些稀世珍宝后就被保存在定陵地面上的老文物库房这几排房里,历尽寒暑。
每件文物从老库房到新库房,都要经过清点、拍照、包装、装箱、运输、拆箱、分类上架,至少要经过6个环节。工作人员在进行文物清点时,要将每件文物与大账、分类账相对照,连文物上的装饰物及宝石、珍珠数量都要一个个清点清楚。之后,还要给每件文物拍照,尤其是重点部位,以备查看。拍照后,文物才能包装,放入运输车,由保管人员和战士共同护送至新文物库房内。进入新库房后,还要对每件文物进行再次拍照,查看文物在搬家过程中是否有损毁。确认文物无损后,才能按照文物的种类或质地,将每件文物分类、分库,上架摆放。
金簪含金量就值2万多
“好东西,典型的辽代风格。”王雍刚端详着说,这对金簪各长约16厘米,各重约100克,葫芦形寓意“福禄”,分别镶嵌有二颗红宝石,上有如意云纹,其龙凤形制意味着皇室专用,按照当时礼仪,这种大金簪为契丹族皇室成员,如皇后、妃子、公主等才能佩戴。
“在收藏界,玩金银器属于贵族。”王雍刚介绍,金银器可分为器物和饰物。古玩市场上常见的金银器,基本上以金银饰物为主,大器皿很少;从年代上看,又以明清、民国时期为多,早期的十分罕见;从工艺上看,复杂精美的金银器少,大路货较多。
京华时报讯(记者王硕)明十三陵“文物大搬家”工作昨天宣布完成。定陵的3000余件文物重回“地下”,搬入斥资3000多万元修建的地下文物库。自1956年定陵发掘以来,十三陵一直没有专业的文物库储藏文物,定陵的3000余件文物在院内的普通平房里经历了近60载寒暑。此番“搬家”,诸多珍贵文物终于有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