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书法

玉珏中国嘉德公司征集部联系电话

  • 发布时间:2018-01-05 05:14:55,加入时间:2015年03月20日(距今3694天)
  • 地址:中国»江苏»南京: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 公司:南京古玩艺术品交易平台,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金老师,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QQ: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北京瀚海,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征集

此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玦,直径在10厘米以上,应是佩玉或符节器。宋以后出现玉玦,主要仿春秋战国造型。宋仿纹饰多不合古制,块体比战国厚重。明、清两代伪古玉玦,纹饰处理和雕刻刀法很难达到战国时自然流畅、锋利健劲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珏与玦同音,但两者又有不同,两者都是形如环而有缺口,但是从文字学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珏,从字形上看,左边的王旁,也是玉,意思是两块玉在一起,所以珏是成对的,多见于古墓女主双耳侧,而玦则不然,玦只指环形有缺口的玉,通常为男子佩带,数量为一块,而就大小来说,珏比玦要小一些。

玉珏快速出手  咨询热线:  :(song51118)(周总)

殷商极注重玉,甲骨文与卜辞中,就有“取玉”、“正(征)玉”等记载。从图腾社会进变为氏族社会;龙的标识,成为帝王专有的象徵;以龙的血统为口实,使团体图腾,变作个人专制的权力。没有人知道龙到底是什么形状、什么样子,因为是传说中的动物。古代传说谓“伏羲龙身,女娲蛇身”;故龙蛇关系弥深。甲骨金文的“禹”字,多作龙蛇之形;盖夏、商时已盛传夏禹的祖先为女娲,父化作黄龙。殷商玉器注重龙,与那时的皇权有关。

龙形玦很少,且多无脊齿。春秋、战国玉玦数量多,此期玉玦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3至5厘米。玦体作扁片状,普遍饰有纹饰,素面的很少。纹饰主要是当时流行的细密风格的蟠螭纹、蟠虺纹。用双钩阴线或宽阴线隐起加发丝线方式饰纹。动物形块简化成阴线刻交尾双龙、双兽纹玦,少数精品在两端透雕兽首形象。汉代玉玦不多,风格沿袭战国,小玦不及战国时精致。

玉玦,乃呈环形有一缺口的玉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本属耳饰,后来作符节器及陪葬品,甚至作“弦之决”。东北地区红山文化多琢作团身龙状(像勾或“C”字,俗称“猪龙”和“玉龙胎”)殷商妇好墓的玉龙玦,龙头与团身皆与红山文化类似。

上海安阳西北郊洹河岸边一带的殷商龙形玉玦;对于研究那时玉器造型、纹饰、琢法和时代特色等等,甚有帮助。殷墟,乃商代晚期盘庚至帝辛时的都城,大约是公元前十四世纪末至公元前十一世纪。距今三千多年,居然用简陋治玉工具,凭手艺能够琢製出这么精美绝伦的玉器。现代仿品品,大多用机械辅助,反而粗劣。

考古发掘已经证实,该文化的大型块多于死者胸前,可以确定它不是耳饰。商代玉玦呈片状,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光素的,环窄;另一种为龙形玦,作卷曲龙形,龙张口露齿,背饰扉棱,龙身饰勾撤云雷纹,俗称“假阳文”,线条转角方硬,图案化风格强烈。周代玉玦仍作片状,肉部明显宽于商代,中孔较小,并出现椭圆形块。玦身多为光素,部分饰弦纹、云雷纹,纹饰与商代相比有简化趋势。

北京瀚海,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征集:

[陶瓷] 高古瓷、元明清瓷器、民国名瓷、现代毛瓷及大师精品瓷器,紫砂壶。

[玉石] 古玉、明清玉、现代玉、翡翠、田黄、鸡血石。

[书画] 历代名人名家书画、现当代书画、各派系名家字画。

[杂项] 古籍善本、金银铜器、奇石雕件、钱币邮票、文房用品、紫砂壶、佛像。

[家具] 明清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好。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